甘肃日报
2019年11月26日
第01版:要闻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近两年来,兰州新区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持续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建成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旅游业在聚人气、扩消费、促就业、保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旅游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来自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区旅游经济指标呈持续增长趋势:2018年,新区旅游接待人数39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62亿元;2019年截至10月7日,新区旅游共接待游客55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03亿元。

基础设施完善

目前,新区已建成了4A级旅游景区西部恐龙水乐园,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现代农业示范园、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农投花海、梅园生态园等一批特色景区并相继向游客开放,兰州新区田园综合体、朋克汇、中川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依托中川国际机场,构建了航空、铁路、公路纵横交汇的综合交通体系;建成百年奥特莱斯、瑞岭国际等大型商业综合体30家,各类宾馆酒店100余家,准四星级以上酒店5家,各消费层次餐厅750多家,旅游服务配套体系基本完善,进一步满足了游客需求。

产品业态丰富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坚持多业态发展、多点开花的理念,打造了以秦王川湿地公园、栖霞湖为主的生态旅游项目,以水上漂索道滑水基地、市民体育公园为主的体育旅游项目,以奥特莱斯、国际商品进口城等商业综合体为主的购物旅游项目,以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中心、青岛啤酒工业企业等为主的研学旅游项目,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亲子采摘园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

依托西部恐龙园旅游度假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农投花海、青岛啤酒、综合保税区等自然文化资源、科研机构和园区,积极开发工业研学、生态观光、亲子体验、都市休闲、欢乐购物等主题旅游产品,包装策划旅游线路6条,不断推进区域内资源、产品、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产学研、游乐购”多业态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规范市场监管

新区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星级酒店、景区景点、旅行社等重点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建立快速、高效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游客投诉案件得到及时处理,大幅提升游客满意度。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精简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审批流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记者 魏晓倩)

2019-11-26 6 6 兰州新区报 c160972.html 1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