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7月02日
第03版:第25届兰洽会特别报道

新区持续优化服务 提升营商环境

“硬举措”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政务大厅税务工作人员给纳税人讲解优化办税流程

新区推出快速网上办理业务

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繁华的新区黄河大道商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借助兰洽会这一经贸洽谈盛会,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新区,产业聚集发展不断掀起新高潮。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频结硕果,众多企业到兰州新区投资兴业的背后,是新区不断优化提升的营商环境和日渐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

近年来,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放管服”改革先行区、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出台了《兰州新区关于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6个专项改革方案,形成“1+6”改革政策体系。同时出台了《兰州新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通过理顺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降低企业成本等一系列“硬举措”,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增添了动力,持续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80%  项目审批承诺制实施后,项目前期审批时限提速80%以上

●努力实现“一网通办”,承诺制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6个工作日

●“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4项减至13项

●“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8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事项由原来28项减至11项

营商环境

亮点1  速度快

“承诺制”——项目审批“新模式”

“2018年6月,总投资32.5亿元的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档电解铜箔项目落户新区,从项目洽谈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前期手续办理用了不到30天”。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韦诗彬说,项目能快速建设,兰州新区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功不可没。

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先承诺后审批”的新型管理模式,优化审批流程,以“减、并、转、调”为抓手,强化了“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个平台、一套机制”,努力实现“一网通办”,承诺制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6个工作日,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项目审批承诺制实施后,项目前期审批时限提速80%以上,大幅压缩了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时间”。新区经发局副局长、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侯成武说,通过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坚持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调则调,新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4项减至13项;“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8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8项减至11项。

“新区大力推行行政审批‘信息化’和全程代办‘零跑腿’,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使得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为新区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见效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侯成武说,“承诺制”试行以来,将环评、能评、施工图审查等8项技术审查类审批事项改为项目单位承诺事项,通过设立投资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审批事项较之前相比减少了60%以上。

亮点2  服务优

“一张清单”——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以“一张清单”建立了新区权力总台账,共梳理出21个部门行政权力事项2395项,并在甘肃政务服务网新区子站进行“晒权”;梳理出新区12个部门的无谓证明事项87项,全部予以取消,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线上线下统一,即对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508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动态维护,确保线上线下同步更新;力推“最多跑一次”。先后两批公布了新区“最多跑一次”事项307项,并协调邮政EMS进驻政务大厅,让“坐等结果”变为现实,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审批服务,推行服务事项“一网办”,实现政务事项一口进出、线上线下充分融合。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网上可申办事项由原来的121项增加至738项,网上可办率、可在线受理率、累计在线申报率3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推行一窗受理“集成办”,全面拓宽便民利企渠道。新区对进驻政务大厅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整合划分为投资项目、不动产交易登记、商事登记、涉税事项及其他综合5个业务综合服务窗口,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确保“综合窗口”受理人员“照单收件”,做到入驻事项“一门受理、按责转办、应办即办、承诺办结”,有效解决了办事群众“多头跑”的现象。

此外,新区推行服务事项“码上办”,将政务服务网上的380项事项办理须知生成微信二维码,通过扫码即可获取每个事项的办事指南及申报要件,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明晰指引。

侯成武说,新区自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网上审批、全程监管、信息公开、社会评议”新机制以来,政务大厅各类报件由2013年的2.9万件增长至2018年的37.3万件,年接待办事企业群众由2013年的3.1万人次增长至2018年的近40万人次,赢得了社会公众广泛认可。

亮点3  优惠多

“奖商扶商”——为企业送上减负大礼包

企业落地,发展为要。以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为方向,新区全面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先后出台实施了《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兰州新区产业发展扶持及奖励政策(试行)》等一系列奖励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奖商、扶商力度,让政府奖励和企业建设项目的总投资、投资强度、建设时限和税收贡献挂钩,有效降低企业建设运营成本,营造了“奖商、扶商”的良好营商环境。

新区低成本投资环境为企业送上了“减负大礼包”。在积极落实省市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基础上,新区全面兑现普惠性、全方位、持续性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只要在新区注册投资经营的企业,不分新老、大小、性质,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税费总额、科技创新、就业贡献均给予扶持奖励,多项优惠政策和奖励资金实现“不来即享”。强化管理综合施策,努力降低企业水、电、气、暖、运、住、行、税收、融资、社保等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低成本的良好环境。

如今,一流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新区发展新标识、核心软实力,全省深化改革排头兵、先行者的示范作用越发凸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来新区投资兴业。

随着又一批产业项目的集中开工,秦王川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处处焕发着生机,兰州新区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正扑面而来。(记者 祁瑞龙)

纳税服务

新区不断提升办税便利度

想尽一切办法让纳税人满意

为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新区税务局坚持“纳税人为中心”服务理念,了解纳税人需求,查找服务短板,不断转变纳税服务思路,打造亮点举措,探索服务方向,不断提升办税便利度,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使新区税收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借助互联网 不来即可享

“几乎所有手续都是在电子税务局办理的,真是太方便了”。使用“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办理完业务的甘肃元山万利商贸有限公司的办税人员陈艳如说。“套餐式服务”是依托网上办税系统,实现新办纳税人涉税信息确认等11个事项的集中受理、一次性办结,把多次填表、多个流程、多次跑路转化为一次填表、一次流转、一次跑路,确保新办纳税人开业办税无障碍,实现办税时间再压缩50%。

新区税务局借助“互联网+”,大力推广和使用电子税务局。目前,电子税务局可办理7类335项涉税业务,占全部业务的95%以上。新区纳税人网上办理报税业务达99%以上,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网上办理率达到93%,基本实现“不来即可享”。

打通关键点 办税头绪少

兰州兴芸商贸有限公司办税人员周佳敏说:“我干了好多年财务,现在办税流程越来越简单,需要提供的资料也在减少,很多事项只要带身份证就可以办理,有些事项网上就可以办理,节约了很多时间。”

新区税务局一直把“提速减负”作为纳税服务的重要目标,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加大力度简政放权,落实第一批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和第二批取消12项税务证明事项的任务,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税务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6项行政许可事项;着力简化办税流程,加强“前台”“后台”业务衔接,实行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跑,到处找”等问题。

掌握“多口味” 上好“特色菜”

“又送政策呀,你们的服务太贴心、太到位了。”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财务人员张晓琴收到税务人员郑昊赠送的《在甘落地重点项目纳税人税收政策汇编》及《办税指南》,她微笑着说道。

新区税务局针对不同企业的纳税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小微企业“定制”服务。目前,共接到各类小微企业涉税诉求和意见共计30余条,且全部办理反馈;为重点项目提供“管家”服务。成立“项目管家”服务团队,为13个省列项目、14个市列项目及1个招商引资项目分别提供点对点、一对一、个性化的纳税服务,主动为项目提供涉税政策支持、涉税辅导和涉税政务服务等13项服务措施。将信用级别良好的企业推送给各大银行,让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

下班不打烊 退税加速度

“从来没想过缴上去的税款还能退回来,太好了。之前还在发愁购买新设备的资金不够,现在不用担心了”, 刚收到13564.79元退税的佟建岗笑着对工作人员说。

“六税两费”减半优惠政策执行时间为2019年1月1日,前期全额缴纳相关税费且符合减免优惠条件的企业,只能通过退税的方式享受到政策“红利”,退税便成了办税服务厅8小时之外的重要工作。端午节连续加班3天的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李明阳说。通过延长加班时间、转变沟通方法,新区税务局退税速度提高了近40%,不到两周时间,已成功办理退税2421笔,涉及金额12万余元。

(记者 李佳丽)

工商登记

新区“十个率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开办企业三个工作日就能搞定

去年以来,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精简要件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以扎实推进“十个率先”为核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打造了全省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新样板,进一步优化了新区营商环境。

新区率先推行承诺申报和容缺登记。针对不涉及前置许可审批事项和人身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的行业,新区相关部门允许在主要材料齐全、未出现实质性错误、不影响登记效力的前提下,申请人书面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缺少材料的情况下,先行核发营业执照。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彭琪介绍说,“容缺登记制”是落实新区“承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率先推出“多平台登记服务”,在已有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政银便民通”等渠道的基础上,开通了“微信办照”。在商业集中区域设立了12个市场主体登记便民服务点,为办事群众在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等方面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和就近办理,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率先实现营业执照自助办理,2018年9月14日全省首个营业执照自助办理终端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目前办事群众已通过自助终端办理营业执照503份。

率先推行“主营行业+自主申报”经营范围登记模式,实行“主营行业+自主申报”经营范围登记模式。市场主体在设立登记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只记载主营经营项目,其余经营项目由申请人依法自主选择开展经营活动,最大限度释放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

率先推行“四办”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据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姜涛介绍,推行“四办”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就是开辟企业登记“绿色通道”,推行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全指导办、遇到困难帮助办、重点项目跟踪办服务,根据市场主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保姆式帮办服务”,确保企业尽快投入运营,针对新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申请人可享受“双向免费快递”、无偿帮办等服务,实现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最多跑一次”。

新区还率先实现“双告知”信息推送,完善了协同监管机制。率先颁发“证照分离改革营业执照”。率先全面规范备案事项,实现即来即办。率先简化股权质押登记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率先推行新兴行业名称登记改革,放宽企业名称中的行业用语限制,助推新兴行业健康发展。

一系列“率先”举措的落地实施,拉动了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据彭琪介绍,自2012年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新区市场主体由4391户增长到21661户,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2019年1~4月份,兰州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582户,同比增长18.2%,是全省新增市场主体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记者 史晓峰)

2019-07-02 新区持续优化服务 提升营商环境 6 6 兰州新区报 c134541.html 1 “硬举措”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