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2月19日
第03版:兰州新区2019年工作会议特别报道

过去一年新区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区工作报告解读(二)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学习借鉴自贸区先进经验,出台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方案。第四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在新区召开,与会代表对新区改革做法充分肯定。

1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政务服务网上可申办事项由121项增加到761项,307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网上可办率、可在线受理率、累计在线申报率全省第一。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分别压缩到3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压缩到50个工作日。优化招标管理,前置要件精简到3项,招标时间压缩到20个工作日。鼓励自主招标、诚信企业延标、通用产品网上竞价采购,拓宽招标途径,实现招标方式“独木桥”向“多路径”转变。

2 行政审批改革全力推进

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全系统、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推行“区域评估、多评合一、多图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新模式,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原来28项精简为11项,审批时限压缩到30个工作日内。新区行政审批实现规范化、公开化、高效化,示范作用不断呈现。

3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颁发全省首张“证照分离”营业执照。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放宽经营范围、住所登记条件,“容缺登记”走在全省前列。全省首台营业执照自助办理终端在新区投运,率先实现信息化服务。

4 减税降费全面落实

积极落实普惠性扶持奖励政策,全年兑现奖励资金6亿元。启动区域性增量配电综合改革。实施水务一体化改革,实行阶梯水价。税费奖励政策“不来即享”。企业社保费率降低25%。企业税费负担全省最低。

5 金融改革率先启动

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搭建政金企合作平台,建立实体经济企业库,多方位支持诚信企业。累计向62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80亿元,支持各类企业融资242亿元。

6 创新驱动步伐加快

建立以成果转化产值、税收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全年兑现科技奖励资金1.13亿元。创新“平台”作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全年转化科技成果151项、转化率达到23.6%。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引进科技型企业127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年产值9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06%,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区发展的有力引擎。

不断扩大交流合作 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进向西开放,形成东进西出、南来北往、海陆空联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 枢纽功能得到发挥

与“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建立经贸关系,形成综保区、航空、铁路、公路立体物流通道。组团参加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23家企业与俄罗斯、阿根廷、德国等签订11亿元订单。全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52.4亿元。

2 口岸经济基本形成

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建成西北最大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启动运营进口肉类、热带水果、冰鲜水产品等特殊口岸,开通兰州至河内、曼谷货运航线,进口货物由生活物资扩展到木材、电解铜等大宗商品,货值达6.9亿元。综保区新增企业33家,实现多业态发展。

3 开放通道逐步拓宽

贯通了东南亚至中亚国家的内陆通道。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在全省率先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信息平台,海关报关事项压缩45%、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实现通关便利化。

4 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组团参加广交会、深交会、药博会等大型招商推介会10余次,引进项目105个、总投资556亿元。接待英国、以色列等国外客商49批600多人次、省内外考察630批上万人次,全景展示了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势头和建设发展成就。

全力补齐基础短板 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

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密度和公共服务网格化程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新城。

1 对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中川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兰张三四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朱中铁路正线建成,中兰客专、景中高速、中白高速、新区至兰州高速加速建设,形成内外联通、多点循环、快速疏解的路网框架。

2 城市交通持续优化

新建城市道路25条84公里,改造提升城市主干道12条、交叉路口11处。国家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甘肃中心、综合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公交场站9个。新开公交线14条,新增公交车120辆,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村村通”,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3 市政设施逐步健全

敷设雨污、中水、热力等市政管线400公里。建设10千伏配网线路128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改造提升街头公园40万平方米。核心区160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全面配套。

4 住房保障全面提升

建成公租房716套、保障房8300套、商品住房1万套,销售面积115万平方米,现房销售率98%以上。新开工棚改房1.07万套、商品房184万平方米。建立房屋租赁平台,全面推进租购并举。

5 智慧城市稳步推进

加快以“一云、二网、三平台+N个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市政无线专网、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智慧医疗、协同办公等平台上线运行。

抓好民生工程建设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去年,新区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1 科教城加快建设

紧跟新区产业发展,公共实训中心加快建设,“甘肃省产教融合基地”“甘肃省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业4.0实训实验基地”基本建成,16平方公里的科教城实现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一体化。

2 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完成17所薄弱学校改造,新开办幼儿园5所,新建小学2所,各类学校达到1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学位达到3.5万个,全面保障了新区基础教育需求。建成“金城名师工作站”17个。

3 文体事业长足发展

文化产业入库企业达到8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38%。省体育馆和新区图书馆、档案馆基本建成。成功举办环湖赛收官段、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国际体育赛事,半程马拉松赛被评为全国铜牌赛事。新区首次组团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获得金牌4枚。

4 “健康新区”深入推进

建成首家二甲综合性中川人民医院,与兰大二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区域内医共体。实行“双向转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异地结报,群众“看病难”问题有效解决。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6.4%、特殊人群达到100%。

5 社保体系不断健全

困难群众参保缴费补贴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3%、99.2%,农村低保高出省定标准10%。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家、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5家、社会福利院1家。新增城镇化就业1.54万人。开展“无欠薪”创建活动,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

6 为民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新区车管所投入运营。建成社区服务站9个。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信访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23%、29%。成立新区消费者协会,处理办结投诉、举报、建议857件,挽回经济损失551万元。物业管理、社区供暖等问题及时解决,“12345”民情通、网民留言答复率达到100%。

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从最难处入手、向矛盾集中点发力,动真碰硬整治突出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 强力整治违章建筑

依法拆除中川街违章建筑80多万平方米。拆除零星“钉子户”171家1.7万平方米,有力打击了以违章建筑非法敛财行为。拆除道路沿线广告牌2.7万平方米,城市形象明显改观。

2 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

依法清理以投资为名圈地占地、套取补贴的企业,处置供而未用土地80宗7553亩,土地利用率提升10.8%。处置综合市场等烂尾项目43个224万平方米,收回拖欠土地出让金12亿元。拆除“大棚房”2100多平方米、耕地违建57万平方米。查处重复征拆、高价征拆等违法行为,挽回经济损失1.15亿元。清理虚假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4个,涉及金额206亿元。

3 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为11587户拆迁农民提供安置住房19578套,筹资15亿元兑现2010年~2016年5992户25232名征拆农民还建商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全国公开审理涉黑涉恶案件第一枪,得到中央扫黑办、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评价。推进平安新区建设,“平安眼”实现重点场所全覆盖,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记者 唐学仁 祁瑞龙)

2019-02-19 ——新区工作报告解读(二) 6 6 兰州新区报 c111291.html 1 过去一年新区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