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22年08月09日
第02版:综合

《陇南市非金属百亿产业集群规划》解读(二)

三、区位优势。我市位于我省东南部,是我省唯一全境属长江流域的地区,气候复杂多样,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辖8县1区。境内交通运输便利,有兰渝、兰成铁路;兰海高速公路(G75)、十天高速公路(G7011)和平绵高速公路(G8513)等3条国家高速公路,在辖区内构成“H”型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重庆公路(G212)等5条普通国道,构成“三纵两横”普通国道网;陇南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建成,陇南到北京、广州、深圳、海口、青岛等航线相继开通,我市正逐步成为连通成渝、关中经济区的战略通道和桥头堡,成为西北连接西南、华中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同时,陇南市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辐射区,到兰州、西安、成都、重庆的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左右,丝绸之路经济带、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四大经济板块均辐射陇南,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新通道兰渝铁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

四、发展机遇。一是“一带一路”带动非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紧抓国内国际双循环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新发展空间,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夯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基础。二是西部大开发带来非金属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特色资源优势;三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非金属产业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市非金属产业绿色发展,培育产业新增长极,推动清洁生产,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四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强化区位交通优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纽带作用,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集聚,推动全市非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两新一重”拉动非金属产业需求。抢抓“两新一重”建设机遇,结合我市非金属产业发展特点,强化信息技术对传统非金属产业的赋能加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五、规划结构。本规划分别对全市非金属产业发展基础和环境、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发展重点、保障措施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坚持问题导向,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基调,力求全面客观地指导“十四五”全市非金属产业发展,是实施各类项目与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具体部署。

六、产业布局。立足现有非金属基础,推进非金属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一园区、四基地、多链条”的产业空间布局。“一园区”:建设循环生态新材料园区。围绕文县桥头—临江—石坊一带硅石矿产资源优势,以陇南市雄伟万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建设循环生态新材料园区,发展“硅石矿产”→“微碳微钛高纯硅铁”→“工业硅”→“有机硅”及固废利用+节能减排+余热利用的利废、循环产业链,共同构建出一条绿色、循环制造体系。“四基地”:1.循环经济产业建设项目基地。围绕武都区的石灰石矿产资源优势,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石灰岩矿精深加工基地。围绕徽县的石灰岩矿产资源优势,以甘肃金徽新科材料有限公司为支柱企业,建设石灰岩矿深加工基地;3.陇南碳酸钙新材料科创产业基地。围绕两当县火漆沟——二郎坝一带方解石矿产资源优势,以甘肃金润玉石业有限公司为支柱企业,打造陇南碳酸钙新材料科创产业基地;4.重晶石矿深加工基地。依托文县临江——石坊一带重晶石矿产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重晶石矿加工基地。“多链条”:其他地区依托自身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环境友好型、开放创新型服务型企业,适度发展与区域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特色产业。重点建立石灰石(方解石)产业链、重晶石产业链、硅石产业链、花岗岩、大理石产业链、建筑石料产业链、矿泉水产业链、地热产业链、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链等多种多条产业链。

2022-08-09 4 4 陇南日报 c327455.html 1 《陇南市非金属百亿产业集群规划》解读(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