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22年04月14日
第04版:副刊

创造自我文字的适意之美

——唐秀宁散文创作略论

蒲向明

识人讲究精、气、神,读文也有相通之处。譬如散文创作辞藻、技法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还是风骨、气韵、神采以及道理经纬,评家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诚如是。无须讳言,时下写散文的人很多,出的散文集也可谓琳琅满目,但给人感觉不少作品似乎无足轻重。原因就在于得来全不费工夫,没经过淘洗、锤炼、升华,文意深度和独到情味均极匮乏,读之兴趣索然。

对于陇南的散文作家来说,有些作品读之引人入胜,如赵殷《回到固城》、王新瑛《素影流年》等等。有些作品才是近两三年引起我的注目,唐秀宁散文创作即是一例。前年,偶然读到过她的散文集《燕语似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不久前读完她新出的《近芳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从这两本书的作者简介知道,她还在九年前出版过散文集《田园之外》(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可惜没有读到。所以对唐秀宁散文的了解,虽然目前不是最全面的,但至少是较新近的。整体上看,唐秀宁散文题材范围在陇南(主体在成县),属于一种文化行旅的抒写,其特点在于创造自我文字的适意之美。

第一,将现实的观感,写成生命历程的种种抒情。《近芳集》中的多数作品有这一表现,如《春来同谷别有情》写与杨立强先生的交往以及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还有《怀念翼之先生》《官鹅四重奏》《陇南年味儿》《小城七月》等,不论是用写实手法或象征比喻的方法,都是多维、综合地表现人生,在抒写现实观感中抒发生命历程的种种情愫。另有《燕语似知》的“嘉岁良时”15篇、“客路青山”6篇都具有写现实观感,抒发生命、生活之情的显著特征。写现实观感,在唐秀宁散文的意义延续就是见证生命的种种经历,是对人生、社会记忆的凝结。在生命历程中,作者见证了人生的悲喜、陇南社会的变迁及个体的成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散文对于生命历程的抒情、对于许多人或事的记写又必然成为历史的见证,即便是属于陇南的局域地方史。

第二,在“小我”抒写中能扣住时代主题,但并不失书卷气。写“小我”,就是指写个人,在这两本散文集里自然是指以自我表达为中心的散文创作。《燕语似知》的“柏叶椒花”8篇、“当时草木”7篇,从小我的种种体悟出发,写庙会感受(《宿草春风》),写跳神风俗(《神社一番秋》),写雇用麦客(《记得那年请麦客》)等等,都能联系时代主题,有热度、有悦感、有价值取向。特别是《近芳集》的《扶贫工作笔记》《逐花而行蜜蜜甜》《客履诗怀扶贫路》《丹堡镇扶贫采访小记》《诗意政声话榆树》《春风化雨驻春情》等6篇关涉精准扶贫主题的散文,直接把“小我”抒写紧扣到时代主题上,行文容量较大但并不沉溺于简单的记录,而是有穿插、有呼应、有渲染,有较为鲜明的书卷气。写小我“为时而著”,对于她的散文创作而言,就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陇南现实的一种关切,对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第三,在事实的内化中运用独有的细腻语言。《近芳集》《燕语似知》的语言,显然是作者已经内化了的,带有女性作者细腻委婉的标识。如写吃酒席“还没有吃出肉的香味来,已经吞下肚去”(《流水席》),就有独特的细腻柔婉,那就是从日常生活语言或通俗书面语里进行内化,转变为文学语言从而表现为作者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再如“无论是解忧散烦的宽心面,还是配馍下饭的丰盛菜肴……其实就为着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那份和睦”(《陇南年味儿》),凭借有滋有味的语言内化调动阅读兴趣,让读者进入作者构置的地域文化(方言)情境,完成一次陇南审美旅行。限于时间关系,这一点我不能展开来讨论或分享。一言以蔽之,就这两本散文集而言,作者已经营造了属于她个体的语言形态系统和独有的叙述方式,使语言运用细腻到有色彩,有气味,有情绪,有节奏,有细节,有张力,有作者创造自我文字的适意之美。这一点,是我们需要重视并加以肯定的。

毋庸讳言,唐秀宁散文创作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第一,虽然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化的劳动,但要避免理解为散文创作是一种个人行为,实际上它是一个将经验(体验)转化为艺术的普遍性过程。成功的作品,历来是将个人化的情感体验赋予社会化的共通性,而且能注意到“当下”群体化与区域化的特点。第二,要及时更新创作观念,避免同一区域内(如陇南)作品理念的同质化。就《近芳集》《燕语似知》而言,虽然两书选题各异,但实际的创作理念几乎雷同,给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实际上,从上世纪末“新生代”逐渐式微就已经开始流行对生活表象的个人化体验和书写,倾向于表现个人独有的感觉经验(在陇南散文创作中很常见),虽然做到了“意义消解”,但平面化写作的套路,无意中降低了创作水准。第三,写“小我”固然需要,但更要重视宏大叙事。在疏离了传统创作习惯后,如果较为独特的文学追求表现不出来,写“小我”就外显成一种小格局的自言自语。如果关注当下“大我”的抒写,文章就不再是简单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能用一个“小我”的主题,创设一个有“大我”的文章格局,才有可能保证作品思想的深刻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散文的适意之美,可使读者体会作家内心的纯良、善意和深情,获得精神的提升、心灵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当下,网络信息的快捷传播,流量时代使文字表达快餐化、碎片化,读图和观看视频,不乏恶搞和粗俗,人们的心地因此越来越坚硬,散文抒写少有人会被感动,包括很多知识人在内。期望唐秀宁更上层楼,创作出更具个性与美感、更有柔情与诗意的作品来。

2022-04-14 ——唐秀宁散文创作略论 4 4 陇南日报 c309278.html 1 创造自我文字的适意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