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21年11月02日
第02版:疫情防控 陇南在行动

青岛疾控人:携手战“疫” 义无反顾

本报记者 王 芳

“我有经验,我申请前往宕昌和同志们一起开展流调工作!”正在陇南对口支援的青岛市疾控中心的李学奎,在得知陇南市委、市政府要抽调流调人员赶赴宕昌时,主动请缨上一线。

流调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每位确诊患者的背后,都能“揪”出一批需要隔离观察的人群。

“我作为青岛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组流调专班的成员,参与过现场流调、疫情防控方案和工作流程制定、疫情研判等工作。”李学奎说,他希望自己的工作经验,能够为此次疫情控制作出一点贡献。

流调工作繁琐而耗时。“每天都得高强度工作14个小时以上,但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李学奎说,虽然做流调如同大海捞针般艰难,但漏掉一个,就多了一个潜在的高危风险。

在支援宕昌县疫情防控工作中,李学奎担任三人流调小组组长,带领队员们开展密接人群的流调工作,累计流调400人次,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核实相关信息,阻击疫情传播扩散。

同样来自青岛疾控中心的苏健和李唐也奋战在陇南的防疫一线。

在市疾控中心疫情检测组办公室,总能看见苏健忙碌的身影。

每日的疫情检测数据的收集、审核以及疫情风险评估都是苏健的工作内容。自10月17日开始,他累计处置各地协查函近300份,统计、上报各类疫情报表50余份,同时,还积极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

至于李唐,市疾控中心的中心固定实验室、移动方舱实验室是他“大展拳脚”的场地。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认真细致地不断重复相同的检测动作……李唐和同事们在核酸检测实验室,争分夺秒,昼夜不停地探寻病毒的“蛛丝马迹”,为的是第一时间准确出具检测报告,为临床一线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数据。

从10月20日开始,实验室每天收到万余份核酸样本,检测人员也开启了超负荷工作模式,“整个核酸检测环节环环相扣,作为检验人员时刻要保持战斗状态。”李唐对于这样的工作量没有丝毫抱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共同战“疫”,义无反顾。李学奎、苏健、李唐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全身心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只为守候陇南人民的健康。他们的行动是青岛与陇南两地深情厚谊的生动见证,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精神的体现。

2021-11-02 4 4 陇南日报 c280538.html 1 青岛疾控人:携手战“疫” 义无反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