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21年05月12日
第01版:要闻

康县:用“红、黄、青”三原色调出党史学习教育新特色

康县讯(通讯员杜宁生)“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万分珍惜,才不枉每一位前人的无私付出。”听完康县89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巩克俊同志的讲述,在场的每一位聆听者热泪盈眶,礼堂里掌声雷动……这是康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新推出的“讲红色故事,忆峥嵘岁月”系列活动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点单”邀请演讲时的感人一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康县精心研发精品党课,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故事,走进田间地头,精心组建青年师资队伍,以“红、黄、青”三原色,调配出“生动、真实、管用”的基层党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深挖本土“革命红”。康县作为陇南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望关镇、长坝镇、巩集村、大堡镇、云台镇、迷坝乡、窑坪村等境内留有许多红色遗址,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康县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整理研究工作,围绕红军长征在康县等重大题材设立研究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作用,深入开展“七进”活动,讲好康县红色故事;各县直单位、学校、乡镇积极邀请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在红色遗址生动鲜活地讲述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增强了党课故事性,让党课讲得更生动。

紧贴地头“泥土黄”。“身体最近咋样了?”“王书记快进来,最近还可以,有一种药吃上有作用,药费也报销了。”“我来看看你,看看家里情况。”三河坝镇母家河村第一书记王子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村里每家每户转一转。在康县,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的“板凳会”经常就这样在农户家中召开了。康县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让“第一书记”宣讲团脚下沾点泥土、嘴上带点“土味”,用“庄稼话”讲本土的革命故事,把党史“搬出了门”“走出了圈”,走进了田间地头、农户家门口。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百姓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手,把“板凳课堂”运用为民生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实践课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用好“师资青”。康县从青年干部抓起,培养一批兼具党课研发和宣讲能力的青年人才,动员组织县委专职宣讲员、社会宣讲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宣讲团等宣讲力量,着重打造一支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战斗力的青年师资队伍。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先锋宣讲团”“四点半课堂”“进家门宣讲”等不同宣讲形式,广泛开展基层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新媒体的便捷优势,为本单位、本乡镇“量身定做”微党课,着力打造“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的宣传格局。

2021-05-12 4 4 陇南日报 c249491.html 1 康县:用“红、黄、青”三原色调出党史学习教育新特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