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20年10月09日
第01版:要闻

康县迷坝:“靠山吃山”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王 芳

    康县迷坝乡历来就有种植香菇的传统。

    20多年前,迷坝村村民马国辉的父亲不愿再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穷日子,对抬头可见的大山动起了“歪脑筋”,带头试种香菇。

    “过去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再加上销路不畅,种出来的香菇品质很好,却卖不上好价钱。”马国辉说,后来种的人越来越少,有段时间香菇甚至成了谁都不愿意去碰的“亏本买卖”。

    见不到效益,很多人回过头来继续种植小麦玉米,或者选择外出打工,但收入仍不见涨,生活依旧在贫困线边缘徘徊。

    “要真正实现脱贫还是要发展产业。”2018年,迷坝乡牢牢把握“三变”“三链”等政策机遇,瞄准香菇产业,变零散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建设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共同发展香菇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靠山脱贫、靠山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

    “我们这山高林深,生态环境优良,有十分有利的食用菌生长条件,香菇品质自然好。”马国辉告诉记者,学校毕业后在外打过工,也包过工程,多番经历后,他还是觉得依靠当地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才是长远之计。

    “我是2018年11月份成立合作社,开始发展香菇和木耳的。”马国辉说,通过帮扶单位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菇的销路被打通后,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好了。

    选对了产业,一部分群众通过种植香菇实现了脱贫致富,但如何把这一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全乡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思虑再三、多方考察之后,乡政府决定通过成立食用菌种植扶贫车间来解决这一问题。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2019年,迷坝乡迷坝村食用菌种植扶贫车间正式启用。

    “因为之前积累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方面的经验,扶贫车间运转得很‘顺畅’,香菇、木耳基本都是边采边卖。”马国辉作为扶贫车间的负责人话语里信心十足。

    (下转第二版)

2020-10-09 4 4 陇南日报 c214414.html 1 康县迷坝:“靠山吃山”的新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