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9年09月05日
第01版:要闻

统揽全局的“一号工程”

——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一)

开栏的话: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披荆斩棘、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绘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主角。今日起,本报将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以陇南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落实“433”重点工作为主线,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陇南干部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

    本报记者 许成儿

    长期以来,“陇中苦瘠甲天下”是陇南的真实写照。截至2011年底,全市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多万,贫困发生率53%,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贫困一直伴随我市发展全过程。可以说,陇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70年来,陇南人始终明确,决不能让贫困阻挡崛起,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如何让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向“两不愁 三保障”靠近,在解决生存需要的同时,解决部分发展需要,战胜贫困、摆脱贫困,同步实现小康,一直是陇南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思索的历史考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尤其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度落实“433”重点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局的“一号工程”,探索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和社会扶贫等脱贫攻坚六条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53%降到2018年底的7.8%,两当县、成县和徽县三个县整县脱贫摘帽,走出了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持续推进片区扶贫

    特困片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市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和难中之难,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我市把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的区域划分为25个特困片区,创新性地启动实施了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行动。

    工作中,我市整合项目资金,倾斜帮扶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特困片区攻坚,使特困片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发展“短板”得到补齐。

    同时,我市通过国开行融资,加快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落实到位贷款资金近60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万人,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111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万户,建成通村硬化路1.2万公里,贫困村动力电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通畅工程实现了全覆盖。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

    通过片区扶贫的实施,特困片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短期内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紧盯脱贫攻坚核心任务,持续推进产业扶贫

    文县桥头镇杨家山村的张世柏一家曾是贫困户,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他积极发展花椒产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啥都没有,没衣服穿,经常饿肚子。现在依靠6亩多的花椒树,每年收入10多万元,想买啥就买啥,想吃啥就吃啥,日子越过越好。”谈及变化,张世柏很自豪很高兴。

    张世柏的脱贫之路只是我市实施产业扶贫助农增收致富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内生动力的富民工程来抓,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区域性特色产品,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积极探索推广产业扶贫“宕昌模式”,破解贫困弱势群体增收难题,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全市1707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三变”改革,全市参与“三变”改革农户累计达5.88万户。

    (下转第二版)

2019-09-05 ——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一) 4 4 陇南日报 c147485.html 1 统揽全局的“一号工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