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9年07月30日
第01版:要闻

生态两当 绿色崛起

    本报记者 张霞

    两当县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名县”“全国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连续四年名列“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前十位。2018年12月两当县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成为甘肃省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GDP与绿色发展,两当选择后者

    两当县处在徽成盆地的矿带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点有31处,矿产种类有铅、锌、铁、金、银、汞、铜、煤、石灰石、大理石、陶土等10余种。

    但是走进两当,你会发现这里没有“冒烟的工业”。

    像全国不少城市一样,两当县也曾谋求过大力发展工业,但随后的事实证明,这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围绕绿色做文章,才是这个西部落后小县脱贫发展的出路。两当县选择了“慢一点”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彻底停掉了高污染工业项目。

    夏日的两当,宁静而悠闲,车不堵,人不忙,就算是午后也感觉不到炎热,吹来的微风里含有花香。晚饭后,广场舞的音乐准时响起,两当就是一座调慢了时针的慢城。

    在众多城市忙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两当却静下心来,不紧不慢地打造宜居慢城。

    按照公园标准和景点定位设计,两当县打造了十里广香河风情线,实施了“花境雨花”规划,建成了城市主街区“樱花大道”。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1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7.87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

    要“面子”更要“里子”。两当县先后立项实施三批次城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堆放场。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治理为抓手,投资1250万元实施2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强化污染防治,让两当更美丽。全面落实面源污染防治、扬尘防控、油烟治理、燃煤整治及锅炉、黄标车淘汰等措施,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1.9%。此外,两当还紧抓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契机,关闭非法企业5家,叫停未批先建项目4个。

    绿色“引擎”,助推脱贫“加速跑”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两当发展富民生态产业有底气。

    “我的蜂蜜已经卖到云南、广州、天津等地,每斤土蜂蜜最高能卖到75元。”两当县站儿巷镇任河村的陈建荣对记者说。

    陈建荣是当地有名的养蜂“土专家”,十里八村的养蜂户都跟着他学习养蜂技术。陈建荣告诉记者:“通过养蜂,家里买了车,新修了房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大量的蜜源植物,让两当发展蜂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如此,两当依托大面积的野生白皮松天然林,育苗产业快速发展;林下经济也紧跟其后,木耳、香菇、天麻、生态鸡……样样助农民鼓起“钱袋子”。(下转第二版)

2019-07-30 4 4 陇南日报 c141102.html 1 生态两当 绿色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