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9年04月13日
第01版:要闻

【脱贫攻坚战区行 春天的脚步】

西和:以文化为底色,“巧”绘发展致富图

    西和县石堡乡包集村的巧娘张绒花在整理家里的刺绣产品。本报记者 冉创昌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也是一个地方的美丽与光耀。西和县文化底蕴深厚,如何让古老文化散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西和县积极探索与实践,让文化与旅游融合,同时借文化的东风,发展致富产业,让全县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张霞 王芳 韩县银

    春风拂面的春日,在西和县一座青砖灰瓦的小院内,杨克栋正安静地享受着暖阳。

    杨克栋从2003年开始,在西和、礼县对七夕风俗进行了实地考察,历时三年走访了五六十位年过古稀的“巧头”,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他小时候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三万多字的《仇池乞巧民俗录》,对当地乞巧民俗的进程、内容、歌曲进行了详细归整与辑录。

    据杨克栋介绍,《仇池乞巧民俗录》发表后引起了省内外民俗专家的高度重视,先后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十多所院校以及民俗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来西和实地考察。

    在杨克栋和众多学者的参与下,在西和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西和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虽然已经82岁了,但杨克栋笔耕不辍,整理撰写的上下两册的《陇南老山歌》,即将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一万六千首山歌与二十多种唱法。

    “巧”打传承牌,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无缝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为了让乞巧这一千年文化得以传承,西和县连续举办了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通过办节会不仅使乞巧这一古老传统民俗活动走出了甘肃、走进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西和乃至陇南的对外知名度,打造形成了西和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

    古老的文明还需要现代方式来传承,为了让古老的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并日渐鲜活生动起来,西和还成立了西和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创排了大型秦腔剧《七月七》、大型情景歌舞《乞巧情韵》、歌舞剧《乞巧情》。拍摄了微电影《乞巧缘》、电视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女儿节》,制作了动漫《西和乞巧》,绘制了连环画《画说乞巧》等,创作了《女儿巧》、《爱在七月七》等乞巧主题歌曲,建成中国乞巧女儿节网站,注册乞巧文化网络域名15个,乞巧文化演艺产业不断壮大。

    “学校教育对于乞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要让乞巧文化更好地传承,就必须让乞巧文化进校园。”西和姜席中学教师姜克尚对记者说。     (下转第二版)

2019-04-13 【脱贫攻坚战区行 春天的脚步】 4 4 陇南日报 c121078.html 1 西和:以文化为底色,“巧”绘发展致富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