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8年11月12日
第02版:综合

【三年决战奔小康】文县:鼓足干劲向脱贫摘帽目标迈进

    本报通讯员 刘玉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文县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朝着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阔步迈进。

    在碧口镇何家湾村,一派井然有序的种茶景象。村民们忙着将茶树苗栽在茶园里。“政府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好啊,给我们送来了免费的茶树苗,还指导我们科学种植。”一位正在栽种茶树苗的大娘说。

    为促进贫困村群众稳定增收,文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任务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今年,县上为何家湾村免费提供了茶树种苗,让村民实行间作套种、发展林下经济,新增茶园300亩,大李子果园200亩,柴胡200亩。

    “这么好的茶树苗,种上了就要保栽保活,旱坏了多浪费……”正在给茶树苗浇水的一位茶农说,何家湾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了,在家的村民谁都不愿闲着,除了种植茶、中药材,大家还养起了土蜂、土鸡,农特产业让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何家湾村发展农特产业促增收,是文县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据统计,文县已累计发展花椒面积达到30万亩,种植纹党10.9万亩,茶叶产量达65万公斤,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劳务输转这一“铁杆庄稼”实现创收12.57亿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条件不改善,就不能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的目标。如今,何家湾村的基础条件彻底改变了,上山主干道、入户路和农家庭院都硬化了,山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香甜的山泉水通到了每家每户,还建起了文化广场……

    在路上,一位骑着嘉陵摩托车的大叔乐呵呵地说道:“路修好了,再也不用背庄稼了,现在可以用车直接运回家了。”

    对于发生的变化,中庙镇大水村的徐福祥感受很深刻,他向笔者介绍了村子以前的情况:前几年,位于深沟之中,地域偏僻的大水村,只有一条不足1米宽,不通车的小道。约30公里的山路,村民赶集天不亮起床,很晚才能回到家中,进出山沟的东西全靠肩扛背驮,走路慢的人,需要在半路过夜,第二天才能回到家中。

    近年来,文县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整修了13公里的路基,通村公路已经硬化了7公里,并逐步向最偏远的村子延伸。

    “村里有了进出大山的水泥路,方便多了,现在来回仅需两三个小时。”徐福祥说,“乡亲们的农产品和生活物资,再也不用肩扛背驮了,小汽车直接就可以运到村里。”

    跟中庙镇大水村一样,玉垒乡筏子坝村的路,就是制约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的瓶颈。群众下山,路是羊肠小道,过江要靠小船,村民购买的一切生活用品运上山,全靠人背畜驮。2015年,筏子坝村在白龙江上架通了一座悬索桥,横跨南北,天堑变通途。而今,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干群合力,劈山修路,历时一年已挖出路基9公里,硬化6.7公里,预计年底剩余5个社11.5公里的道路将全部打通。

    改善贫困村出行条件,突破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的瓶颈,就要精心实施好建制村通畅通达工程。据了解,文县305个村通畅率已达到了99.3%,1305个自然村通达率已达到89%,2018年拟退出贫困村将全部通水泥硬化路。

2018-11-12 4 4 陇南日报 c94201.html 1 【三年决战奔小康】文县:鼓足干劲向脱贫摘帽目标迈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