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
2018年09月04日
第02版:综合

武都:“多彩田园”激发产业脱贫新动能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走向深入,武都区及时调整思路,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创新“145”产业扶贫机制,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让过去零星分散的扶贫方式向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2017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31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9%。其中,特色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从38.6%增长到43.2%。

    本报通讯员 张虎伟

    九月的洛塘镇和平村,天气依旧炎热,村民们忙碌在合作社的魔芋地里,为月底的收成做着最后准备。

    “今年合作社引种的魔芋喜获丰收,除了种植收入外,年底还能分红1000多元,产业扶贫政策给我们带来了福利,也让我们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尹顺斌说。

    立足区情实际 精准选培产业项目

    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地接合部,是“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千年药乡”。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区情,武都立足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坚持走产业扶贫之路。

    针对不同乡镇的区域特点,武都区按特困片区做规划,按贫困村列项目,按贫困户施策,按带贫成效扶企业,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在白龙江河谷区域发展油橄榄产业,在半山干旱区发展花椒、核桃产业,在高寒阴湿和林缘区发展中药材、中蜂养殖、小杂粮等。

    为贫困户选准脱贫增收产业,做实做细“一户一策”,确保每户都有一个致富产业,实现了“家家有主业、户户能增收”。目前,全区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25万亩,基本实现适生区全覆盖和贫困户全覆盖。

    强化综合施策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为抢抓国开行贷款融资项目机遇,武都区坚持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配套项目同步实施,有效整合农业、交通、水利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加快提灌、水窖、喷灌、集雨节灌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通村与村、片区与片区之间的断头路、产业路600多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灌溉难、运输难”的问题,降低了农特产品生产成本。

    不仅如此,武都区还大力开展油橄榄、花椒、核桃高接换优,加强冬季经济林管护,积极帮助贫困户改造低产园,累计完成嫁接130多万亩。油橄榄、花椒产业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产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全区特色产业实现产值46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4.7%。

    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产业扶贫模式

    “以前,农产品量不够大、品质不好,卖不上好价钱。”马营镇党委书记唐红宝说,“通过产业扶贫机制的带动,让贫困村、贫困户增加了收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为确保贫困户收入有稳定的产业支撑,武都区探索“145”产业扶贫机制,明确产业扶贫承接载体,组建新型“带贫”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企业、电商四种联动机制,鼓励贫困户与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精准对接,实现联动“捆绑发展”。目前,全区共组建带贫合作社625个。

    借力市场效应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武都区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探索出一条“合作社+C店+1688店+产业带”集中持续发力的电商带动产业扶贫之路,实现了优势资源与国内市场精准对接。目前,全区1821家网店2017年累计销售额达14亿元,带动贫困户5387户22625人。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带动产业扶贫,武都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销售价格也不断攀升,品牌效应也持续放大,不仅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挑起了武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梁。

2018-09-04 4 4 陇南日报 c84100.html 1 武都:“多彩田园”激发产业脱贫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