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4月20日
第12版:百花

【二十四节气·谷雨】

花倾城时

赵 梅

清明的雨,淋湿了人们对故人的惦念,在桃花春雨中,思绪变得绵长而又深远。

春和景明,万物生长。在一树树的花开花落中,“谷雨”不期而至。谷雨古有“雨生百谷”之说,意为播谷降雨,是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雨水增多,于劳作于田间的农人,这个节气与收成息息相关,谷雨时节盼雨是他们共同的祈愿。

据《淮南子》记载,谷雨的来历源自仓颉造字,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谷雨是播种希望的节气!”一位农业技术员的一句话将我拉进了高原夏菜种植的葱茏田间。他说,以前谷雨时节就可以种糜子、谷子等杂粮了,如今都是复种,到五六月后了。

“谷雨前种棉,谷雨后点豆”,谷雨时节北方正是田间管理的大好时节。和南方朋友交流,他们说,谷雨前后会采茶,也会为麦收做准备,江苏苏中、苏北是麦稻轮作,小麦收完之后,放水插秧种水稻。

万物生机勃勃地生长。而我还被两幅春耕图打动,一幅是传统耕作图,绿意萌动的黄土高原上,一棵棵伫立的山桃花树之间,一对中年夫妇,一匹骡马,正在耕作,丈夫犁地,妻子挥动着农具;另一幅则是种植的桃树丛中,一位男子推动小农机在耕作。

春花秋月,夏雨冬阳,这些原本美好的事物会让美好和希望翻倍,让播种希望的辛劳多了一份美意,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再累也会觉得值。

对田园的热爱可能是我植根于心底、不可撼动的情愫。而开在春天的花,总是轻轻扯动这些情愫,让我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感受心境的摇曳。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在歌声中,我体会这人世间的丰富与激荡。

有一种花,在谷雨前后怒放,那便是“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由此,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四月是赏牡丹的最好时节,此时,洛阳牡丹已次第开放。

我闭上双眼,想象着一株株牡丹争奇斗艳的繁荣场景,那何止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勃勃生机啊!少时无知,并不喜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的牡丹的雍容华贵。如今想来,许是怕那种热烈之后的凋谢吧。

心中无法抹去的谷雨,是在太子山下的清爽空气里,清晨传来的布谷鸟叫声;是表姐手捧一棵白牡丹,满头大汗地敲开漆红的大门,她走了好几里地,只为大病初愈的我能看到牡丹高兴。

我们在那个砖砌的朴素的小花园里栽下那株白牡丹,栽下满心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那时的我们青春年少,担心的只是花的生死,还有对它盛放的期盼。

病愈后,我又回归了奔波忙碌的生活,田间的小屋也已易主。几年后,表姐意外离世。

那些年,我害怕看到白牡丹。

蓦然间,会想起谷雨时节,清新空气中布谷鸟清丽的叫声在山间婉转。它迁徙回到农村,告诉人们赶紧播种: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就要到来。

我以为,我永远无法割舍那份情感。却不知时间无声,悄悄改写了一切。几年的光阴中,我已安妥了那份惦念。

关于谷雨,我该记住的,是仓颉造字成功时落下的谷米雨,还是那田间播种希望的人,抑或是那浓艳热烈的牡丹?

我的眼前呈现的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那些平凡的、细碎的、不知名的普通花朵。它们自顾自地生长、开放、掉落,春风吹又生,自然地演绎着岁岁年年,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定,便知花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而于生命而言,我们和花一样,需要的都是阳光、雨露,爱和希望吧!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4-20 【二十四节气·谷雨】 1 1 甘肃日报 c310455.html 1 花倾城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