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勇
近日,我省导演王鹏前后历经十年拍摄的纪录片《寻找雪豹》(第一部)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获得了广泛关注。作为一部纯纪实性的纪录片,《寻找雪豹》以一种平淡、粗粝、克制的审美追求和质朴的拍摄手法,营造出一种日常化和悬疑感共存的影像氛围,突出了寻找的主题,彰显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
质朴自然的叙事基调
纪录片《寻找雪豹》的最大特点是摒弃了这类影片“奇观”化的影像叙事套路。作为高海拔山地的“雪山之王”,雪豹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神秘感,如果刻意按照猎奇探险的理念来拍摄制作,自然能够制造更多的商业看点。但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真实了解雪豹的生存现状,是为保护这种濒危动物提供有价值的影像资料,因而决定了这部纪录片质朴自然的整体基调。在片中,以王鹏为首的寻找雪豹团队和当地牧民沟通不顺畅却仍在耐心地一遍遍交流询问,打探关于雪豹的行踪,他们在深山沟里扎营露宿的简易帐篷被呼啸的山风刮得几乎要拔地飞起,他们在寒冷的夜晚耐心地等待雪豹的出现,他们的脸因风吹日晒而变得粗糙干裂。那些我们曾经在风光片中看到的和想象的雪山里也不尽是绝美的风景,沟壑纵横、乱石嶙峋、杂草丛生等未被“美化”处理的画面,都在向我们呈现一群普通人在从事这项工作时的艰辛,也传达了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坚守。影片的声音也同样没有刻意进行“美化”处理,影片导演王鹏自己进行“口述”,带有甘肃口音的普通话不但没有降低该片的品质,反而使得讲述更加走心,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日常记录中的悬念与转折
在纪录片《寻找雪豹》(第一部)中,我们看到的似乎不是一个惊险刺激的雪山探险故事,而是一个个平淡甚至有些琐碎的日常“寻找”片段,就连影片的“主角”雪豹在片中也迟迟没有出现。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日常寻找中,故事的悬念与转折却处处“自然呈现”,让整个影片有了叙事张力。影片的主题是“寻找”,那就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找到,寻找的过程肯定是漫长而艰难,且充满种种想象不到的可能。影片一开始,寻找雪豹的团队从当地牧民口中得知有“目击者”曾看见雪豹在吃岩羊,证明了雪豹确实在附近出没,大家的心为之一振,然而一番辛苦搜寻下来,除了雪地上一些不知是狼还是雪豹留下的爪印外却毫无所得。接着是在一块冰面上发现了牧民的牦牛被捕杀的痕迹以及牛的尸骨,种种证据表明牦牛就是被雪豹所捕杀,然而等他们好不容易找到雪豹的窝,却发现除了窝里被磨得光滑的岩石外,什么都没有。深夜,团队成员在扎营的帐篷里苦苦等候,等来的先是一只狐狸、后是一只狼,就是没有等来雪豹。在片子的前40分钟里,希望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他们感觉雪豹就在对面的某个岩石缝隙里暗中注视着他们,但就是不现身,而且年关将要来临,团队成员也即将面临没地方吃饭的困境。然而正是此时,意外惊喜出现,有牧民看见自己的白马躺在山坡上,旁边一个“灰点”在移动。影片的“主角”雪豹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摄像机都拍不清楚它的真容。然而,转折还未结束,等到团队成员在白马的尸体旁安置好摄像头准备近距离拍摄时,雪豹受到惊扰,又悄然失去了影踪。影片中,团队成员在“寻找”雪豹的过程中,悬念一次又一次被自然而然地架起,又一次次地转折,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在心理上已经将自己代入了寻找雪豹的团队,经历了一番平淡中蕴含着波澜的寻找过程。
人与自然关系的隐喻
作为当代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动物题材纪录片历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多数动物题材纪录片习惯用猎奇式的叙事方式,利用高科技摄影设备和特效技术以及后期精心的剪辑完成影像呈现,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的震惊和刺激体验;或者以拟人化的方式,用影像讲述动物的生存、成长、竞争、繁殖、迁徙,实则传达某种“物竞天择”的启示。与此不同的是,纪录片《寻找雪豹》的创新表现在它不是只用旁观者和猎奇者的视角去呈现雪豹的生存,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而是采用了一种“寻找者”与被寻找者的“双主角”结构,寻找者在明线,而被寻找者雪豹则基本处在暗线,这样一种结构的设置或者说“自然呈现”,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下就此被悄然“隐喻”。
纪录片《寻找雪豹》所要“寻找”的,正是人和雪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及可能,也正是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生动的影像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