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版)
同样在金昌,由甘肃电投集团投资开发的金昌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1期、2期项目,已进入施工搭设和土建工程施工阶段,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
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从算力基础到应用平台,再到云服务、超算等不同层面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条。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年用电量预计达25亿千瓦时,在推动数实融合中,与甘肃新能源产业互补发展、同频共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我省组织实施“十四五”第一批1200万千瓦新增风光电项目,于当年10月15日率先集中开工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1285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可治理沙漠面积7.5万亩,年发电量256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561万吨。2021年全省新增并网风光电装机740万千瓦。
为加快培育风光电全产业链体系,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甘肃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实施方案》,引导市州在做大新能源规模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甘肃省新能源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提升行业竞争力。
目前,风电涉及的发动机、轮毂、叶片、塔筒、锚栓等主要装备制造环节已基本建立;光伏发电涉及的切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下游环节已初步引进落地;储能的电池成套设备制造、共享电站建设也具备一定规模。
同时,我省还积极支持能源投资企业攻坚太阳能光热发电关键技术,为全国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光热+风光电”一体化模式,进一步在“双碳”背景下加快推动光热商业化应用,不断提升光热对电网系统的调峰能力。2021年10月,敦煌、瓜州、玉门、阿克塞等地4个总装机规模285万千瓦的“光热+风光电”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底全面建成并网发电。
新能源产业建设快马加鞭
为加快“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打造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省政府国资委近日印发《省属企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攻坚行动方案》,统筹省属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运营、装备制造、设计施工、检修维护及原料生产等优势,实施新能源装机规模壮大工程、风电装备产业链提升工程、光电装备产业链进位工程、智能输配电设备制造补链工程、新能源设计施工运维协同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和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工程等七大工程,到2025年,省属企业新能源新增装机1200万千瓦,新能源电站和装备制造新增投资突破600亿元,新增产值150亿元。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022年,我省加快建设国家第一批855万千瓦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和“十四五”第一批120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确保按期并网发电。加快推进玉门昌马、张掖盘道山、肃南皇城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底开工建设。
在电力安全保供前提下,我省还大力推动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确保煤电机组节能提效升级和清洁化利用。加快推进酒湖直流工程配套调峰常乐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酒湖直流工程输送能力。推动武胜-郭隆750千伏第三回线路、甘肃定西兰临(临洮)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甘肃敦煌沙洲75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紧扣“双碳”目标,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资源优势与产业培育融合发展、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互促发展、产业规划与区域布局协同发展、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