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4月02日
第02版:要闻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筑牢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3月的兰州新区乍暖还寒。每天上午8时,王逢彦都按照日常流程穿好防护服,戴好双层手套、鞋套,对接好当天工作事项后,进入工作区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34岁的王逢彦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的一名技师。2月13日,他接到医院的通知后,便作为省卫健委第25批支援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医疗队中的一员,前往兰州新区抗击本轮新冠肺炎疫情。

“到新区之前,我就得知被分配到了医废组。”尽管与所学专业大相径庭,但王逢彦依旧表示,任何工作都接受,愿意去,“脏点累点无所谓,只要能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就行。”

2月16日,王逢彦跟随支援兰州新区医疗队,来到了兰州新区后备医院。根据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医废垃圾必须日产日清,这对于承担着整个医院医疗废物收集的医废组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王逢彦看来,这里的工作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危险系数直线上升,“以前是和病人接触,现在每天与医疗废物面对面‘亲密接触’,随时有被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换下的手套、防护服、口罩等各种废弃物以及境外回国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在专用的垃圾箱里,各种医废垃圾被塞得满满当当。

王逢彦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医疗废物垃圾进行收集、分类、装箱,再通过医废专用“小火车”将垃圾运到医废暂存点,运到暂存点后还须进行一次消毒,最后等待医废转运公司统一运输。

“我们经常是穿上防护服不到1小时,就已经汗流浃背。”王逢彦说,虽然辛苦又危险,但是严格的防范措施和全面的消杀,使他对完成这项工作充满信心。“只有我们及时处理医疗废物,才能免除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一线奋战得更安心,保证院感零发生。”

3月6日上午6时,一趟境外航班抵达兰州中川机场。根据要求,机上全部人员进入兰州新区后备医院接受临时管控,并进行医学观察。“那天,我们从接机开始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点,大家都累趴下了,可没有一个人抱怨。”王逢彦说,像这样的工作量已是常态,最多时一天处理1000多箱医疗废物。

仅一个月的时间,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医废组成员就处理了18196箱医疗废物,正是王逢彦和同事们及时、安全、高效地处置医疗废物,做到应收尽收,才守好、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4-02 1 1 甘肃日报 c307709.html 1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筑牢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