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设定多个主要指标,破解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难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7亿。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此次印发的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如何满足等具体问题给出明确答案,并从养老服务床位的总量与结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保障、提升老年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设置主要指标。
《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821万张。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尽管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断增加,但居家社区养老和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失能(含失智)老年人的照护是养老服务的难中之难。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拥有足够的保障失能(含失智)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才能体现养老服务机构真正的照护服务能力。考虑当前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存在的供给结构问题,规划设置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这一指标,并要求到2025年达到55%。
解决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规划提出到2025年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围绕养老服务人才不足问题,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保持1人以上。
规划要求强化各地落实规划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将规划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据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