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2月10日
第05版:相约北京 激情冬奥 北京冬奥会特别报道

【近观冬奥】

北京四区“各显神通”助力冬奥场馆保障

本报北京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文博)2月9日,北京冬奥会场馆服务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中心举行。自北京进入冬奥时间以来,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延庆区积极从疫情防控、赛时服务、餐饮住宿、志愿服务、医疗保障等多角度,全力开展好场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据悉,朝阳区是“双奥之城”的主承载区,区内有3个竞赛场馆和8个非竞赛场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是北京赛区最大的户外场馆运行区域,公共区内分布着2个竞赛场馆和2个非竞赛场馆,其中,国家体育馆举行冰球比赛,国家游泳中心举行冰壶比赛,国家体育场举办4场开闭幕式。朝阳区积极承担赛事、市政、服务、安全、开闭幕式五大保障任务,确保整个区域场馆高效、顺畅运行。

海淀区紧扣冬奥服务保障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科技、文化两大优势,启用智慧场馆运营中心、设计科技冬奥应用场景,搭建当代商城8K大屏,利用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导引服务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科技项目,支撑赛事运行保障工作更精细、更高效、更便捷,凸显海淀冬奥服务保障“科技范”。

石景山区将场馆运行保障作为整个冬奥服务保障工作的核心,全面落实场馆、业主单位、属地“三进入”机制,从全区抽调各级干部70余人进入场馆,实现场馆内外协调联动,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做好赛时各项保障任务。全区16个城市志愿服务站和47个重点社区站点全部进入运行状态,6700余名冬奥城市志愿者全部上岗开展服务。全区还成立“冬奥先锋党支部”,发动“老街坊”志愿者队伍全面营造平安祥和热烈的冬奥城市氛围。

对冬奥会雪上项目来说,气象至关重要。为确保高山滑雪项目的顺利开展,延庆区成立了由49人组成的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分中心,建成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监测网络,提供覆盖赛区及周边的天气实时监测数据;建立了“分钟级、百米级”冬奥预报服务系统,实现了延庆赛区100米分辨率十分钟跟进循环,做到零到十天无缝隙实时预报预警,进行全方位的气象服务保障。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2-10 【近观冬奥】 1 1 甘肃日报 c297752.html 1 北京四区“各显神通”助力冬奥场馆保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