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2月07日
第06版:综合

【新春走基层】观云测雨,送你新年新“气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王煜宇

大年初五,受冷空气影响,陇原大地飞雪迎春,银装素裹。

上午7时50分,兰州中心气象台的工作大厅里,气象预报员们纷纷就位。按照惯例,全国网络天气预报每日会商将在10分钟后开始。

“这几天陆续进入返程高峰,我们的预报必须更及时、更准确。”说话的年轻人,是近十年来兰州中心气象台最年轻的首席预报员——孔祥伟。

34岁的孔祥伟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离开校园,他没有回山东老家、没有留在南京,因为对气象工作的痴迷,来到西北城市——兰州,开始了他的气象工作生涯。

“兰州中心气象台历史悠久,技术和设备都是一流的。”孔祥伟的理由很简单,他看中的是兰州中心气象台的平台优势和发展前景。

“气象预报是个专业严谨的工作,分析天气系统、建立预报思路、学习气象要素预报技巧,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大的学问。”孔祥伟说,每天都要枯燥地面对电脑屏幕和密密麻麻的图表数据,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坚持干这一行。

在这样的坚持中,曾经的青涩少年已定居兰州成家立业,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但谈吐间,他仍然还有几分难得的“少年感”。部门新人邸文婧说,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所有有趣的东西都会让孔祥伟充满好奇。

“正是这种好奇心让孔老师在工作中严谨细致,生活中却开朗风趣。”在“90后”同事李蓉眼里,孔祥伟是老师,是同事,也是朋友。他不仅会主动跟年轻同事分享工作经验,还会耐心解答大家在实际应用方法和科研上遇到的各种难题。

春节值班,对孔祥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每逢值班,预报员不仅要按时参加全国网络天气预报会商,还得在当天及时发布两次气象预报产品,报送给相关单位。

这些年,随着气象预测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逐渐忽视人工预报的价值。但熟悉气象专业的人都清楚,机器和数据只是预测的工具,而真正做出气象决策,还得靠一线的预报员。

“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孔祥伟笑着说,气象工作“看天吃饭”,既然选择了这一行,面对突发性灾害天气,当然是舍小家顾大家。

11年时间里,孔祥伟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两次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代表甘肃参加了两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荣誉的背后,是义无反顾的坚守和担当。

春节假期这几天,大家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更高,气象预报员的任务自然比平常更重。“让群众春节有备无患、出行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孔祥伟的话简单,但平实。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2-07 1 1 甘肃日报 c297284.html 1 【新春走基层】观云测雨,送你新年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