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1月19日
第11版:文教

两代村医的52年坚守

徐国俊为群众讲解药品使用须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1968年,徐兆谦参加了县里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一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代乡村医生。

●这一干就是39年。

●2008年,儿子徐国俊继承了父亲倾注半生心血的事业,成为村里第二代乡村医生。

●他深知父亲交给他的不止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此,他像父亲一样坚守在大山深处,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只为让群众看病不再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剑南 叶 海 王睿君

农闲时节,康乐县田间地头少了几分热闹,而苏集镇塔关村卫生室里却人来人往,前来看病的群众络绎不绝。

“最近气温骤降,感冒的人不少,很多村民都过来打针买药。”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述完药品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塔关村村医徐国俊又忙着整理药品货架,登记村民健康信息。

听心律、测血压、打针、开药、上门问诊、半夜出急诊……自2008年,从父亲手中接过塔关村村医的“接力棒”后,徐国俊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

多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从父辈“一根针,一把草”治病救人,到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成,徐国俊见证了乡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而今,他又沿着父亲的脚步,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大山深处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扎根山区 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提起徐大夫,塔关村及周边村社的群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伙不仅为徐国俊竖起大拇指,更对他的父亲徐兆谦连连称赞。

1968年,徐兆谦参加了县里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在他当时看来,能够治病救人是件自豪的事情。“我喜欢医生这个行当,所以上学的时候格外刻苦认真,也很珍惜那次学习机会。”徐兆谦回忆说。

一年后,徐兆谦在家乡塔关村成为一名“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从那时起,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乡亲们招呼一声,他总是第一时间背上医药箱出诊,除了为本村及周边村社5000多位村民看病,还承担着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工作。

上世纪70年代,康乐县很多村镇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双脚。虽然整日奔波在尘土飞扬的村道上,但徐兆谦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很有意义。几年下来,谁家的老人生病了,谁家的媳妇生孩子了,谁家的娃娃感冒发烧了……每一位村民的健康状况,他都了然于心。

“那个年代西药少,价格高,买不起,但是山里草药多,我就时常采些草药背在身上到处跑。”徐兆谦清楚地记得,当年,医药箱里仅装有纱布、胶布和一些简单的药品。“我们在学校里学过中医和针灸,很多时候看病只靠‘一根针,一把草’。”

70年代中期,塔关村建起了卫生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一张方桌、一条长凳、一张木板问诊床和听诊器等简单的诊疗设备,是卫生室的全部家当。

“后来,条件慢慢好些了,村民们不仅可以来卫生室打针输液,一些便宜点的西药大家也能用得起。”徐兆谦说,那时,村卫生室里只有20多种常见药品,群众看一次病的诊疗费是5分钱,看好病最多花2块钱。

乡村医生,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个年代,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乡村医生解决了大部分农村人看病的难题。

2008年,在村医岗位上坚守了39年的徐兆谦卸任,儿子徐国俊继承了父亲倾注半生心血的事业,成为塔关村第二代村医。

一晃50多年过去,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徐大夫,已经变成了徐爷爷。走在村子里,村民们看到徐兆谦时,总会递根烟并热情地打招呼。他笑着说:“很多村民一家四代都是我给看病。现在,轮到儿子替我站好这班岗了……”

子承父业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徐国俊的印象里,父亲徐兆谦一直在忙着给人看病。他还清楚地记得,无数个漆黑的夜里,只要有人上门找父亲,父亲就立刻穿好衣服,匆匆提起那只红色牛皮医药箱出门接诊。

“小时候,家里穷得没几件像样的东西,最多的就是父亲那些与医学有关的书籍。”徐国俊回忆,父亲是个爱读书的人,只要一闲下来他都在看书,西医、中医方面的都看、都学,偶尔碰到个疑难杂症,也是在书本里找解决办法。“爸爸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又治好了一个病人,尤其治好患罕见病的人,他能高兴很长时间。”

父亲的一言一行,让儿时的徐国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电脑,我和弟弟放了学没事干,就跟着爸爸读那些医学书。”就这样,徐国俊渐渐喜欢上了医学,并立志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1991年,高中毕业的徐国俊毫不犹豫地选择学医。从临夏市卫生学校毕业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康乐县鸣鹿乡卫生院的一名大夫。

令徐国俊记忆犹新的是,1995年的一天傍晚,一位老人焦急地跑进鸣鹿乡卫生院寻找大夫,正在值班的徐国俊询问后得知,老人的孙女得了重感冒,卧床在家高烧不退。

“小孩子发烧可不是小事,耽误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与老人简单交流后,徐国俊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随老人步行奔赴三公里之外的家中。紧急施治到深夜,孩子的病情终于得到好转。

“第二天早上,孩子的高烧已彻底退去,老人拉着我的手不停道谢,又牵着骡子步行把我送回镇上。”这段往事,不仅让徐国俊有了职业自豪感,更让他对未来有了新的思考。“我头一回真切感受到山区群众看病就医这么难,也由此萌生了当村医的念头。”

经过不断努力,2007年,徐国俊回到塔关村卫生室,与父亲一道驻守在村里,为大山深处群众就医提供方便,尽可能解决大家的就医需求。在父亲的带领下,不到两年时间,徐国俊已走遍全村772户人家,并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作了详细梳理和记录。

“父亲交给我的不止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徐国俊说,“现在医疗条件好了,我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得更加出色,把父亲毕生热爱的事业传承下去。”

不断努力 为基层卫生事业作贡献

医学是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服务型学科。工作之余,徐国俊十分注重吸收新知识、积累好经验,以此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十多年下来,他在内科、儿科、中医针灸等领域的诊疗技术,受到当地及周边群众的普遍认可。

田应兰是康丰乡杨台村人,这些年,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她都带来塔关村卫生室。“很多年了,我们全家老小都在徐大夫这里看病,他开的药便宜而且管用,他的技术我们都信得过。”

在塔关村村民赵会眼里,徐国俊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徐大夫平时话不多,但讲起自己的专业,他总是滔滔不绝,面对患者的疑虑,他也是耐心细致地解答。”

长年的坚守换来了村民们的支持与信任。提起徐国俊,塔关村党支部书记马宗元赞不绝口。“徐大夫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村民们哪里不舒服都会来找他,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了。”

在徐国俊看来,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不仅是因为自己在村医岗位上不断努力,更得益于我省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他说:“与父辈相比,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基层医疗条件的改善让山区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近年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建设步入快车道,农村逐步建立起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织牢基层医疗网底,有力推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塔关村卫生室共有60多平方米,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值班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已有血压计、血糖仪、中频治疗仪等诊疗设备,药品配备达166种,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徐国俊更忙了,承担起全村3225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打开村卫生室电脑的健康云平台,村民们的健康信息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里有每一位群众的健康档案,我也会随时上传大伙的健康状况并定期监测,与过去相比方便太多了。”他说。

群众日子过得好了,对医疗卫生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徐国俊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他介绍,不仅要为村民看病,还肩负着为特困供养户定期检查,为老年人办理慢病卡,为儿童接种疫苗等工作。

“看到大伙健康地生活,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想通过努力,让山区群众看病就医不再成为难题。”徐国俊掰着指头算了算,父亲和自己已经在塔关村坚守了52年。他表示,要在基层卫生事业的道路上走到底,直到干不动为止。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1-19 1 1 甘肃日报 c294817.html 1 两代村医的52年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