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版)
“今后,我们将会把农房改造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经济实用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集中在集镇、中心村、村委会、居民集中区交通主干道路沿线进行布局改造,整组、整村、整乡推进。2022年项目开工后,实行一月一调度,保障农房改造高质高效推进。”肃州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徐世勇说。
念好产业经 奏响增收曲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是肃州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冬日的暖阳透过枝头,照射在丰乐镇中截村村民陈学柱家的牛棚里。在阳光的映照下,牛儿舒展着筋骨,悠闲地吃草。正在忙着给牛添水加料的陈学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自从养了牛,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镇畜牧站每年都组织我们参加技术培训,在春秋季防疫季节,还给我们无偿提供全方位的免疫服务。这些都为我养牛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陈学柱欣喜地说:“今后我准备在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自家肉牛品质上下功夫,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陈学柱一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是肃州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肃州区大力推进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构建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积极创建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逐步形成了“小地变大地、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的“一户一田”经营格局;以蔬菜、制种、草畜等重点产业为主导,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落实蔬菜种植16.6万亩,制种34.9万亩、林果6.4万亩,百亩拱棚小区14个;畜禽饲养总量达641万头(只),同比增长15.9%,出栏达284万头(只),同比增长21.4%。积极强化品牌打造,新认证肃州地理标志商标产品4个,申报“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6个,新创建“甘味”品牌2个,酒泉市十大名牌农产品2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8个,真正做到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有奔头。
盘活人才库 铺就致富路
“军旅生涯造就了我不怕失败、敢打敢拼的性格。这几年,一次又一次试验尝试,最终成功引种十几个热带水果品种。”作为肃州区银达镇怀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丁海同时也是荣鑫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退伍后,他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到戈壁农业建设中来,先后从外地引进多种热带水果,经过反复试验,使热带水果在戈壁温室中开花结果。新品种的引进大幅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为致富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如今,丁海在银达镇不仅成了家喻户晓的戈壁农业发展大户,也是全镇“80后”党员中的创业致富典型,更是一名优秀的村党总支书记。像丁海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才为肃州乡村振兴注入一池春水,激起了一朵朵致富的浪花。
今年以来,肃州区健全制度机制,创优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环境。研究出台《肃州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不断健全项目扶持、引进开发、联系服务、评价认定等机制,人才工作引进培养、激励鼓励、合理流动的政策制度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进一步优化平台环境,完善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为各类乡村人才搭建创新创业、作用发挥和献计献策的平台,有效落实“陇原人才服务卡”等人才服务办法。坚持刚柔并济、精准引才、靶向用才,深入实施人才回乡、智力回乡、创业回乡等乡村人才工程,围绕戈壁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农旅经营、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年内引进培养各类乡村实用型人才260多名;积极引进各类涉农领域专家人才,吸引“候鸟型”教授、“假日专家”23名,采取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农业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300名,推动人才向重点农业产业聚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管理和派遣力度,年内共派14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指导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孵化能力,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发展,先后建成戈壁生态农业、林果产业、特色辣椒、沙漠戈壁瓜菜研究所人才实训中心等6个乡村实用型人才实训基地。以实施重点人才项目为支撑,以“产业+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的思路,构建“1+N”人才培训开发体系为主线,大力推进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建设,不断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孵化能力。依托人才实训基地,大力开展各类人才实训,举办戈壁农业产业技能、乡村旅游开发、电商运营、教学技能综合提升等实用课题培训,各类人才实训基地年内开展人才实训共计100余场次,培训各类实用型人才1.2万人次以上。
肃州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引领,在农房改造、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农村“面子”与“里子”的同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全力打造出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