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连日来,我省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人民立场,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以灯塔作指引 以践行为使命
□ 王登渤
作为大会代表和新当选的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躬逢盛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增做好文联、文艺工作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宛如一盏灯火照亮着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心田,指明了前行的路径,明确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也增添我们的信心,更明晰了我们完成使命责任努力的方向和实现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具体方法,让我们在灯火的指引下,劲头更足,信心更强。他提出了五点希望,要求我们用具体的实际行动来回应,来践行。
一是把握时代主题,坚守人民立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应当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书写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本质要求,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根本的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坚守人民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礼赞人民、讴歌人民。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聚焦精品创作。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文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用心灵汗水智慧去创作,更需要抱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今天这个时代,思想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文艺作品的价值和分量,要求我们不停地增加自己的学养,能够在火热的生活,以及厚重的历史当中,找到清晰的辨析度,使我们能够真实而准确地传递出我们所书写对象的固有价值和应有之义。
我们脚下的陇原大地,在历史的时空中曾经鸣响过震动世界的、影响华夏文明进程的黄钟大吕,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多次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觉得作为甘肃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份嘱托,特别是结合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这方面,我们甘肃应该说有过成功的经验,比如说推出像《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有较大影响力的文艺精品。我们要进入历史、善待历史、开卷历史、走入历史,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我们脚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化作我们的智慧、化作我们的见解,化作我们的能力,用我们码过的每一个方块字,去呈现它应有的温度与光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无愧于作为甘肃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甘肃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讲好中国故事,具体到我们的行为来说,就是讲好甘肃的故事。我们要立足本土找到我们历史与现实当中,可歌可泣、值得褒扬、值得弘扬、值得传承的文化要义,在此基础上来创作出有温度、有质感、有道德、有影响力、有血肉的甘肃故事,并以此特色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甘肃文艺工作者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建设文化强省,方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方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四是追求德艺双馨,注重行业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德艺双馨永远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永不停歇的追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始终志存高远,坚守艺术理想、学术理想,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在为时代放歌、为人民创作中实现自我、成就梦想。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文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关怀、指示和教导转化为推动全省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文艺力量。
(作者系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 牛庆国
作为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我有幸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感到激动和幸福,感到温暖和力量,感到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这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五条标准,是今后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五点希望概括起来讲,就是描绘新时代新征程、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追求德艺双馨。五点希望,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历史观、时代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语重心长,谆谆教诲,使广大文艺工作者受到了极大鼓舞,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时,我豁然开朗,我长期思考“什么是生活”的问题得以解决。只有把个人的生活融入时代,只有把根扎在人民之中,把情用在人民身上,把心操在人民的事业上,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体验真正的情感,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感受生命光彩,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才能写出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才能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从而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每一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遵循的原则。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在理论上高度认同,在情感上高度融合,在行动上高度自觉。
事实证明,大凡书写人民生活、人民情感、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都会受到人民的欢迎,反之,就会被人民漠视和抛弃。在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人民最懂艺术,人民认可不认可,是评判文艺创作是否有价值、有意义的唯一标准。
当下的时代,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火热的生活,为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伟大的时代,为我们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真诚为人民创作,大有作为。为时代和人民创作出“高峰之作”,才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最好落实,才是对人民和时代的最好报答。
在甘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多民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新时代全省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和昂扬的精神风貌,给甘肃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创作源泉,只要甘肃的文学艺术家们沉下心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去体验、去思考、去创作,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作为一名从事文学创作多年的作家,我感谢甘肃日报社为我成立了文学创作工作室,为我提供了便利的创作条件,这是甘肃日报社对文学事业的支持,也是对一位作家的关怀,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嘱托,发挥好创作工作室的作用,力争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伟大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为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研究员、甘肃日报社牛庆国工作室主任)
心系人民 描绘时代 传承文明
□ 马 刚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召开,是文学艺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情深意切的话语,是谆谆嘱托,更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给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指导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令我倍感温暖与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根本立场,面对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弘扬主旋律,唱响时代歌,铸就新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人民是文艺之母”。作为美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应秉承人民立场,抒发人民情怀,体现人民意志,实现人民愿望,始终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作作为自身奋斗方向与指引,这是当代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守的政治立场和艺术方向。我们要把人民作为研究、创作、讴歌的主题和主角,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脉搏、生命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为党和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聚焦感知时代坐标,奋力描绘新时代画卷。甘肃美术工作者应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进程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与“中国风范”。
在自塑与他塑的对话中,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应树立时代担当,力求让中国美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个人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把提高艺术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树立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大境界,不断推出表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铸魂。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党的最新文艺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创作,挖掘拓展西部文化资源价值,延伸文艺创作空间格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引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要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陇原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围绕敦煌、丝路、黄河、长城、长征等甘肃独特丰厚的文化资源,同时紧贴时代发展,深入现实生活,守正创新。
我们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开放的意识与全球化的立体视野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扎”到华夏文明的根脉中,深化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血脉中,坚守文艺理想,树立艺术标杆,自觉融入艺术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抒写中国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甘肃文化强省建设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作者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美协主席)
“五点希望”指引文艺工作者前行
□ 于 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邃、情感真挚,在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宏阔的大局观为文艺事业引领方向、提出要求的同时,又以充盈和丰沛的情感来感召人、激励人,让人倍觉温暖和振奋。
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这五点希望既有习近平总书记长久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文艺工作重大问题一以贯之的认识及其深化,又有基于新时代、新格局所形成的新思考和新判断,是指导文艺工作者从艺、修身、为人的规范和准绳,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讲话精神,方能走上文艺创作的正道,创作出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受人民欢迎的文艺作品,才能“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一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这是讲站位。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坐标位置上观察、思考和书写,“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求文艺工作者既要结合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更要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征程,文艺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用文艺作品来记录、表现中国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二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讲立场。社会主义文艺与其他文艺的根本区别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文艺创作的一贯立场,在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被党的十九大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方略之后,这一发展思想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领域的一次庄严强调。
三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这是讲方法。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既有深厚的传统可以继承,又有丰富的现代形式可以创新,要努力探索,实现内在与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四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讲内容。一个好的故事可以突破诸种藩篱,走进世界的各个角落;一个真诚感人的形象可以跨越语言、习俗、文化的阻隔,打动每颗跳动着的心灵。
五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是讲路径。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文艺工作者一生的修为。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艺无止境,德亦无止境,只有不断锤炼技艺、提高综合修养才有可能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构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些闪耀着思想之光的真知灼见对新时代文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从讲话中汲取营养、积蓄力量,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作者系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