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第08版:回望奋斗路 眺望奋进路 全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巡礼

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

——陇南市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及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康县美丽乡村远眺。

官鹅沟风景如画。

武都区花椒喜获丰收。

中国共产党陇南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1月28日至30日召开。大会确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陇南努力奋斗。

用苦干实干书写圆满答卷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陇南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完成了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五年来,陇南突出“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精准导航和坚强保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大力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探索出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机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顺利完成了县乡村换届。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年来,陇南聚焦“国之大者”,打硬仗、破难题,交出了不负历史使命的时代答卷。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0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个县区全部摘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有效突破。抗洪抢险保卫战取得宝贵经验。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年来,陇南围绕全面小康,打基础、稳增长、惠民生,各项事业实现长足进步。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全省前三,深化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陇南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油橄榄、花椒、核桃、中药材、养蜂等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传统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探索出了农产品电商“陇南模式”,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官鹅沟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4A级景区达到14家。

硬件基础不断夯实,成县机场建成通航,开通8条航线通达北上广等11座重点城市,提前6年达到2025年的设计吞吐量,兰渝铁路建成并开通动车组,两徽高速、渭武高速建成通车,武九高速、景礼高速、康略高速开工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73公里,位居全省第三,乡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所有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更加有力,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拆危治乱”取得显著成效,实施电力专项工程,所有自然村通动力电,加快通信网络建设,4G网络实现全覆盖。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高考普通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翻一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覆盖全面、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妇女、儿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科技、体育、史志、档案、文艺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当前,陇南正处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期、立体交通体系的提升期、生态保护红利的释放期、重大政策机遇的叠加期、绿色发展崛起的关键期。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坚持生态陇南、绿色崛起的发展取向不动摇,通过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共同富裕推动高标准保障,依托国家战略、东西协作、区域合作推动高水平开放,统筹依法治理、智慧治理、全民治理,将陇南打造成全省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甘陕川接合部的魅力城市、“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节点城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陇南。

典范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陇原绿色明珠的独特优势,把陇南建设成为践行绿色理念、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生产、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富民强市的样板;魅力城市,就是要深入挖掘陇蜀之城的独特魅力,全面塑造陇南的崭新形象,让陇上江南的生态魅力、古道新驿的区位魅力、宝贝地带的资源魅力、古韵新风的文化魅力、时尚包容的开放魅力、幸福美好的时代魅力全面彰显;节点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陇南的独特区位优势,把陇南建设成为集交通节点、物流节点、旅游节点、产业链节点、城市圈节点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围绕战略定位,全市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是:

——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明显,城乡环境大幅改善,天蓝水碧、山青地净成为常态,陇上江南成色更足。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价值充分显现。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数字产业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力争达到600亿元以上,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把陇南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打造文旅康养胜地。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广泛传承弘扬,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建成一批高品质的康养基地,开发一批高热度的旅游线路,实现与周边大旅游景区互联互通,把陇南建设成为大九寨旅游圈重要的游客集散地、西北知名康养目的地、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打造交通物流要地。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覆盖城乡、公路铁路机场配套、陆运航运水运协同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交通区位优势全面凸显。“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基本建成,万物皆运的广度、达村进户的深度、朝发夕至的速度大幅提升,把陇南建设成为甘陕川接合部新的交通物流枢纽。

——打造投资创业洼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创投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高效便捷、包容共赢的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向南开放扎实推进,东西协作持续深化,区域合作更加密切,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把陇南建设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创业创新热土。

——打造美好生活福地。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乡发展逐步融合,民生短板有效弥补,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理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把陇南建设成为幸福生活乐园。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树立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多措并举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培育百亿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努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坚持把农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实施品牌建设行动,严格耕地保护。加快推动传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坚持把补齐工业短板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全面提升陇南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坚持把文旅康养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品牌大景区,构建陇南—九寨沟大旅游圈,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坚持不懈发展电子商务,积极融入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陇南大数据先行先试优势。

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强弱项、补短板、提能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水平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两廊贯通、T型拓展、六团集聚、山水融城”的市区总体布局,把县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加快徽成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完善商贸体系。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统筹推进机场、铁路、公路、水路建设,加快谋划建设临空物流园、铁路物流园、公路物流园。统筹推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大电网升级改造,优化能源建设布局,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陇南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切实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深刻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足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确保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交出优异答卷。

抓巩固促拓展,让群众生活更加富足殷实,认真落实“3229”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把群众稳定增收作为首要任务,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抓建设强管理,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保护建设并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党建树新风,让乡村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强乡村治理。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守护绿水青山好风光,描绘美丽陇南新画卷。

呵护绿色生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进绿色生产,认真落实“双碳”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企业,研究对接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倡导绿色生活,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建设节水型城市,倡导绿色消费。

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竭尽全力解决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向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增加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各类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健康陇南建设,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医护安居工程,引进培养高层次医疗人才,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搭建地域文化研究平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史志档案事业,加大红色文化研究挖掘保护。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不断扩大开放,更加注重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招商推动,激发新活力,汇聚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把开放开发和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办好“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等节会,持续深化东西协作,引进更多头部企业、总部企业、“独角兽”企业来陇南投资兴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努力提高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治理格局,凝聚发展合力,提高质量效能,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民主政治,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一个专门、三个重要”作用,完善大统战格局,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发挥老干部独特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党管武装。提高法治水平,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陇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推进重点领域立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司法责任制,开展“八五”普法。深化平安建设,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机制,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选育管引强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发挥党校、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实施“龙江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固本强基筑堡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高质量发展党员。从严从实抓作风,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驰而不息促廉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更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陇南市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奋勇争先,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陇南而努力奋斗。

本版文图:中共陇南市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2-07 ——陇南市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及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1 1 甘肃日报 c287040.html 1 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