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2月01日
第12版:时事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谱写新时代文明创建新篇章

——兰州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纪实

7月8日,兰州市举办“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活动。

李晓霞

11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为题,对兰州市近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熟悉的街景、整洁的环境、亮丽的城市、忙碌的志愿者……当这一帧帧画面从我们眼前闪过,我们对这座文明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2020年11月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至今,兰州市始终铭记为民创建的初衷,葆有着人民至上的初心,坚持不懈、努力奋进,持续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迈进。

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迈向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新阶段。

兰州市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为起点,出台《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强化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城市重点区域环境卫生、集贸(农贸)市场环境、不文明养犬等“一月一主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调动起了全市上下的积极性,有力地保障了工作的推进。

与此同时,兰州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土壤。兰州市坚持用城市发展的光辉历程和代代传承的奋斗精神启示人、鼓舞人,引导干部群众在城市建设上树牢精致理念,深入开展“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行动,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宝兰高铁、兰渝铁路及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提升城市主干路107条,打通疏解路41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59万个,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入围全国十大交通畅通进步城市;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在中心城区划分78个15分钟生活圈,实施390个补短板公益性项目,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近三年共整治细小问题1.64万个,打造“精致点位”277个,通过一个个“精致点位”托起“精致兰州”建设全局……现在,“做文明人、建精致城”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文明着色大美兰州

“没想到地处西北的兰州也能这么美,真是一点也不比我们江南差啊。尤其是夏天,在这里待着都不想回去了!”来自苏州的自驾游游客刘诚力正站在黄河边的兰铁泵站远眺,远处中山铁桥的雄伟身姿已收在他的镜头里。

一座亭的变迁,映照一座城的文明。兰铁局泵站建于20世纪末,主要为原兰州铁路局提供水源。2008年兰铁使用自来水后,该泵站被废弃。在打造黄河风情线大景区过程中,兰州市将泵站改造为观景亭,连通滨河漫步道和人行道。经过改造,兰铁泵站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兰州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首倡之地。首倡之地应担首倡之责、行首倡之为。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做好黄河文章,加快实施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等重点项目。全面建立四级河长体系,基本消除城区黑臭水体,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综合评价连续稳定达到Ⅱ类,实现了“一河净水送下游”。

多年来,兰州市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战、攻坚战,彻底摘掉了多年来“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黑帽子”,打造了举世瞩目的“兰州蓝”。2020年,全市优良天数历史性达到312天,创国家实行新标评价以来最好成绩,荣登“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第六位。如今,一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丽画卷正在兰州大地徐徐展开。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创建文明城市,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成风化人、培育新风。兰州市始终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广大群众在参与创建中培养文明意识、形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质,汇聚形成向上向善、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连续成功举办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之滨音乐节等赛会活动,让“一条河、一座桥、一碗面、一本书”等城市名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用人文精神涵养城市魅力;持续抓好不文明行为“一月一主题”整治行动,“礼让斑马线”“使用公筷公勺”“排队一米线”等新规成为市民的行为自觉;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宣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打造“凡人善举·德润金城”道德模范评选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兰州好人”评选活动,举办“致敬道德模范、兰州好人”专场文艺演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逐渐成为新时代兰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全队连续防疫消杀作业42天,队内志愿者累计出勤2208人次,队内志愿者累计进行防疫消杀作业时间超过26496小时,防疫消杀面积约2630万平方米……这是本轮疫情发生后,甘肃方舟救援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交出的一份“成绩单”。而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仅仅是兰州众多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疫情发生后,在兰州市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及兰州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统一组织下,兰州市8万余名志愿者和2000多个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志愿红”已成为街道、社区、村镇抗击疫情的一道最明亮、最绚丽的色彩。

文明润城惠及民生

街面干净整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烦琐的审批程序减少了……一件件民生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的实惠。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巩固和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把党的初心使命、为民宗旨、群众观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什么事?”“请到这边自助抽号机抽取号码等待办理。”在位于南关的兰州市政务大厅,“小兰帮办”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办事人群有序排队,并随时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

2020年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围绕“放管服”改革,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入手,创新政务服务理念,组建专业队伍,推出“小兰帮办”政务服务品牌,聚焦民生服务,积极向社会大众提供项目建设、商事改革、引导咨询、志愿服务等多种政务服务,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营业执照相关业务实现了全程帮办代办。

在巩固和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的过程中,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为民、惠民、利民”的创建理念,着力构建“党政齐抓、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体系,积极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创建氛围,从街巷、行业、点滴抓起,在实施“网格员”“街长制”“马路办公”等制度中体察民情、纾解民忧,在完善微信“随手拍”“城市啄木鸟”等新模式中带动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在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城市温度、升华人文关怀。

从商场超市到农贸市场,从新建楼房到老旧小区,从城市文明到乡村新风,实现全体人民素质的共同提升、环境的共同改善、生活的共同富裕,让市民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已经成为未来文明城市创建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兰州,正厚植文明力量,以全新的姿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2-01 ——兰州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285837.html 1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谱写新时代文明创建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