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1月23日
第11版:阅读

【美文】

秋 雨

翟传海

白天似有似无打湿衣裳,夜晚时断时续淋在心上——这便是印象中连绵的秋雨!

经过秋雨的洗礼,一切都变得清净淡雅起来:空气清新,大地湿润,草木油酥,众生安然。

但在往昔,连绵秋雨却是让人叫苦不迭的。第一苦是断了做饭的烧柴。连阴雨把堆垛在屋外的柴草弄得湿漉漉的。不仅找不到可燃烧柴,连引火柴草都难找到,一顿饭划掉多根火柴,让人心疼。日子久了,床上的稿荐、床笆会一点一点被抽得不像样子。倘若连阴久了,还会“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

往昔遭遇连绵秋雨,第二苦是怕薯干儿霉烂。以往每年秋季收罢稻谷,各家各户开始切晒薯干儿。村庄房前屋后、田间坡头甚或屋顶树杈,到处有成片成片薯干晾晒着。天晴时很好看,雪白的一片片,远望去像飞旋着的群群白鸽。

若是遭遇连秋雨,薯干儿被浸泡得“血色”全无,一如干河床上的小鱼。日子一久,会渐次烂掉。家家户户的住房、牛屋、灶台、桌椅甚或床铺上,都是晾着的薯片。每个窗户的每根窗棂间都被薯片插得满满的。人们一边想尽办法晾晒,一边一日三顿蒸着、煮着当饭吃,淋湿的薯片,还是一片片霉烂,让人心疼又无奈。

往昔遭遇连绵秋雨,多数人外出是冒雨紧走,行走雨地较久的,大多身披一条麻袋,淋久了湿漉漉沉甸甸的。出村小路泥泞不堪,村人常甩掉鞋子光脚来往。光脚久了,脚趾间沤得稀烂又奇痒,难受了就用熟烫(搓烂)的荆茅填塞……

往事悠悠,上述追忆,皆是儿时内心的烙印,如今,对于绵绵秋雨,简直是许多人的期盼呢。国富民安,人们做饭不再依赖柴草,连早年间稀罕的煤炭,都弃之不用了,都用上了电、气。出行呢,除了车来车往,即便小段步行,也都有各式雨具。村里的道路修得如同镜面一般。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天气预报,现在极为准确,而种粮收粮晒粮,几乎都实现机械化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绵绵秋雨,是上苍在收获季后安排给人们的悟思时光。旧时的秋雨一如我的忧伤,如今的秋雨是我美好的向往!

(摘自《河南日报》2021年9月1日)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1-23 【美文】 1 1 甘肃日报 c284393.html 1 秋 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