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1月19日
第10版:区域观察

崇信:文明花开别样红

赵富生

连日来,崇信县城区各个路口坚守的“一抹红”温暖了这座城市的冬日。“这是县上组织开展的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遵守交通规则,营造文明有序出行环境。”崇信县机关党员服务队队长张红伟介绍说。

在崇信,像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年内已开展了600多场次,带动2万多名群众参与。

阡陌荡新风,文明花正红。近年来,崇信县科学谋划部署,整合资源力量,不断拓展文明实践活动内涵,凝聚起干群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在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大喇叭学习时刻”家喻户晓,很受欢迎。

一支话筒,一套桌椅,就是一个小小的播报室。室内,村党支部书记梁拉宝正在向村民播报近期的政策法规和新闻信息。

“每天早晨7时30分至8时准点播报。居家或下田的村民都能听得到。”梁拉宝说,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老百姓都用上了手机、电脑。在农忙的季节,大伙经常没时间收看新闻。村里推出的“大喇叭学习时刻”,将宣传新思想、新政策与村里村外的大事小情结合起来,帮助群众知晓国事家事身边事。

“小区议事厅”是崇信县创新开展的另一种宣讲方式。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将会议室搬到室外,搬到居民小区、搬进农家院落。通过党员谈、模范讲、居民聊的形式面对面向居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将“大道理”编成“小故事”,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据介绍,全县采取原汁原味学、通俗易懂讲、进村入户传、微信课堂送四种方式,开展巡回宣讲396场次,文艺小分队举办巡演活动465场次,制作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党课时刻”微视频37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课堂”。

前几天,家住崇信县锦屏镇幸福家园的居民梁宏鹏反映自家屋顶漏水,西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当即联系物业帮助修理。“当时就想着试一试,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梁宏鹏感激地说。

崇信县鱼堡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王玲说,社区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发放“有事说一声”连心卡,卡片正面留有社区服务人员联系电话。居民不管有什么急事难事,随时说一声,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社区居民麻明玉由衷地伸出了大拇指。

如何使文明实践活动服务于百姓生活?崇信县提出“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服务模式,持续刷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拆危治乱”攻坚战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打头阵、当先锋。“刚开始的时候,村里群众不理解、有顾虑。看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家也就跟着干了起来。”黄花乡黄花塬村党支部书记李付宝说,“服务群众出了力流了汗,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群关系也就更牢靠了。”

2018年以来,崇信县以新时代文明活动为抓手,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改变最大的是思想观念。”崇信县锦屏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邵德奎深有体会。他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完备的红白事报告备案制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成为新风尚。

“以前家家都比排场,现在红白喜事都按标准办,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崇信县锦屏镇关河村村民李三奎说。

当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已根植崇信大地,融入百姓生活,逐步走深走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1-19 1 1 甘肃日报 c283626.html 1 崇信:文明花开别样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