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记得,去年春天,在武汉战“疫”中那朵盛开的“山丹花”?
2020年春节,山丹女孩屈玲玉因疫情滞留武汉,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选择“逆行”,做了一名志愿者,自掏腰包为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采购物资,令全国人民动容。而今,她的家乡山丹县也被疫情的阴霾笼罩,小区管控、车辆停运……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她再一次选择“逆行”,招募志愿者,激活服务队,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
从单枪匹马到一呼百应
10月20日,山丹县出现确诊病例,屈玲玉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重操旧业”再次披上了属于志愿者的红马甲。
“我要招募更多的志愿者,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必须靠志同道合者的帮助和支持!”屈玲玉说。
在山丹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屈玲玉工作室”于2021年1月成立,同步成立的还有“屈屈志愿服务队”。
说干就干,屈玲玉在朋友圈发布了招募义务配送物资志愿者的消息后,很快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响应。“我加入”“我愿意”“算我一个”……一时间,屈玲玉的手机微信响个不停。
“武汉疫情的时候,在网络上知道了屈玲玉,被她的正能量所感染。”加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王妍说。
看着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屈玲玉心里暖暖的。她根据各个小区的分布情况,划分了南关、新城、东门和北大路4个片区,安排志愿者服务。
“4个片区都分别建立了微信群,最多只能容纳500人的微信群,不到一天就满员了。”屈玲玉说,考虑到还没加入微信群的居民,志愿者们就在纸上写上了他们的电话号码,让卡口的执勤人员贴到小区显眼的地方,尽量让更多的居民知道志愿服务队的联系方式。
“只要超市不关门,我们坚决不回家”
“城市暂停,但是人们的生活不可能暂停”,这是屈玲玉在武汉抗疫时深切体会到的。如今,当山丹按下“暂停键”,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居民,同样最需要的帮助,还是解决疫情带来的生活不便和物资购买困难,这正是“屈屈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定位和努力方向。
“银海小区,宋娟,白菜3斤、甘蓝3斤……”“阳光花园,李亚萍,早餐奶一箱、葫芦2个……”“和谐南区,马鹏程,面粉一袋、甘蓝2个……”微信群里不断有居民在发送消息。
“信息太多,怕忘记了,我只能截屏保存,一家一家购买,买好骑着电动车送过去。”屈玲玉说。
“空着手跑一天都很累,别说推着一车子物品,我脚上的水泡就没下去过。”屈玲玉说,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充实,痛并快乐着。
“需求量太大了,每天超市关门的前一刻,我们还在买东西。”屈玲玉笑着说,“只要超市不关门,我们坚决不回家。”
“被隔离的家庭,每次购物的量都比较大,而且需要帮助的人特别多,我们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每天的接单量大多在50单左右,最多的人一天下来甚至能达到80多单。”屈玲玉说,这样的任务量让志愿者们一刻也不得停歇,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
一群人,一条心,一起走
“看到这些孩子们,作为山丹人,我觉得很骄傲。他们很辛苦,基本上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物资供应充足,让他们尽可能快地完成订单,同时给他们提供一些热水。他们能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来为大家服务,真的很了不起。”看着在超市里不停忙碌的志愿者,定点配送超市负责人赵丽娟感慨道。
“白天顾不上吃饭,就吃个面包,晚上回来后就在一起吃泡面。”说起团队志愿者的辛苦,屈玲玉几度哽咽。“他们都很勇敢,也很坚强,跟着我满城跑。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一天都不敢多喝水。”
“大家每天睡觉都在晚上12点以后,即使回家后也不能立刻休息,还要把当天没完成的购买清单进行标注,老年人和小孩子需要的药品要重点标注,都是关乎健康的大事情,一点都不敢马虎。”屈玲玉说。
“我们的团队里基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表现都特别棒。”屈玲玉说,在她的团队里,最小的志愿者刚满十八岁,却已是志愿服务的“行家里手”。
在“疫”霾笼罩下的城市里坚持为居民采买、配送生活物资,除了奔波劳累,感染风险是屈玲玉和志愿者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我们也害怕,但是看着一袋袋的物品送到居民手中,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感谢,觉得很温暖。”屈玲玉说,她每天都会叮嘱伙伴们做好防护措施,勤换口罩、勤洗手。“让自己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才能方便更多的居民。”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曾经那个在武汉疫情防控中盛开的“山丹花”,现在更以自己的凡心善举,影响着一批同她一样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的年轻人共同作战,为家乡山丹县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宝贵的青春力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通讯员石晶 杨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