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7版)
第四节 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布局,推广乡土风情建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集中连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融入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风貌。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和管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结合全省农业“一带五区”产业布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优势产业、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改革创新、绿色循环、服务保障“七大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振兴。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率先推进流域城乡融合,引领全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流域城乡公共设施一体规划、一体推动、一体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更多方式探索农村土地资源盘活的路径。发挥农村特色产业优势吸引工商资本入乡发展。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形成承载城乡要素跨界配置的有效载体。
第十章 努力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完善交通、能源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布局合理、经济高效、绿色便捷、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便捷流动。
第一节 全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
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跨领域、跨区域协调,推动上下联动、政企联动,优化空间布局和供给结构,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加快5G网络规模化布局与应用普及,培育5G产业发展生态圈,加快推动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全面布局。协调推进国际通信出入口局、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扩容,提升流量转接能力。积极推动甘肃省计算中心、中科院甘肃先进计算中心等升级改造,建设成为国家超算中心。统筹规划建设甘肃互联网数据中心,推动“东数西算”试点在甘肃落地,积极策划建设西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加快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服务,协调统一“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实现省市县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建立安全评估监测与研判通报机制。
第二节 构建黄河上游地区绿色便捷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广泛覆盖流域内外的高水平综合交通网络。结合国家构建黄河流域“一字型”“几字型”“十字型”等现代化交通网络,谋划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实现我省与流域内其他省区间快速联通。巩固东连,加快打通陇东南地区与川、陕交界地区断头路,推进建设兰州经平凉、庆阳至延安至北京高铁通道,提升我省与中东部地区的通达水平和联通效率;向西为主,以巩固提升我省作为黄河流域向西开放主通道优势为重点,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巩固提升兰新线主通道,谋划开辟与喀什等方向的多路联通;深耕南向,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深度参与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客货快速运输网络,提升对南向开放的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北拓,加快推进我省与宁夏、内蒙、蒙古国的北向多路能源资源开发型通道建设,促进北部相邻地区资源要素向兰新、陇海线汇集。发挥我省“坐中六联”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兰州、酒泉等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功能,打造覆盖全面、快速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申报组建本土支线航空公司,开拓国内国际航线,打造“空中丝绸之路”。
打造快速高效的兰白都市圈交通体系。围绕服务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和兰州市城镇空间拓展,加快构建以兰州市为中心,辐射联系白银、定西、临夏州等周边市县的半小时交通圈。积极探索和推进利用既有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等国铁干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加快重点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圈轨道交通多网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兰州市中心四区(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展的城市圈快速公路网络和城市间快速通道,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对人口集聚和产业协同的支撑能力。
第十一章 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系统研究,全面推进甘肃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努力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奏响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时代强音。
第一节 推进甘肃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全面开展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和统计、分类、评估、定级工作,分类编制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保护开发目录,出版发行《甘肃省黄河文化资源名录》。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大黄河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预防性、主动性保护力度,重点加强敦煌莫高窟系统保护,稳步推进莫高窟壁画塑像修复,科学统筹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关系。提升大地湾、马家窑、齐家坪等史前遗址保护管理水平,推动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利用,建设史前文化遗址公园。积极推进麦积山、炳灵寺等重点石窟保护,打造甘肃石窟艺术长廊。做好长城抢救性保护和重点长城点段保护利用,加快建设甘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积极推动周祖陵、大堡子山遗址等周秦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青城古镇、卓尼尼巴村、景泰龟城等古镇、古村整治保护,加强古建筑修缮利用,做好拉卜楞寺、武威文庙等古建筑保护。做好兰州黄河铁桥、渭源灞陵桥、索桥等古渡口和引黄古灌区保护展示工作。加快推动简牍博物馆建设,提升文溯阁《四库全书》等古籍保护水平。加强文物保护认定,从严打击盗掘、盗窃、非法交易等文物犯罪行为。保护环县道情皮影、临夏花儿、甘南格萨尔说唱、兰州太平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施临夏砖雕、庆阳香包等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建设展演剧场等传统表演艺术设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全方位融合发展。
第二节 创新甘肃黄河文化传承利用
深度参与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统研究梳理甘肃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甘肃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起源、形成、发展进程中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地位。深入实施黄河文化创新工程,发掘甘肃在各个历史阶段独特的精神标识,发扬甘肃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价值。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构建以敦煌文化、红色文化、祖脉文化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打造黄河文化甘肃地标。加强敦煌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组建国家文物保护创新研究中心,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前沿领域重大科学和技术研究。分类推进黄河文化专题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文献馆等建设,统筹推进平台资源整合衔接,着力构建黄河文化标志性场馆群。建设特色文化遗址公园、文化生态公园等黄河文化特色公园。加快推动黄河文化与生态保护等领域深度融合,努力构建高质量黄河文化产业体系。
第三节 弘扬甘肃红色文化时代精神
传承“甘肃红色记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深入开展甘肃红色文化研究,系统梳理甘肃红色历史脉络,将甘肃打造成国家红色文化学术高地。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快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改造提升及配套工程、张掖市西路军红色基因传承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靖远县虎豹口红军渡河纪念园等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推进腊子口战役旧址、哈达铺会议旧址、榜罗镇会议旧址、玉门铁人故乡等红色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保护,丰富红色文化的展示主题和手段,弘扬传承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重点打造南梁、会宁、高台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支持创作《血战高台》等一批红色经典文学、影视、舞蹈等文艺作品。打造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重走胜利会师长征路”“西路军红色征程之旅”“南梁精神红色记忆之旅”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红色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优势。
第四节 放大甘肃黄河文旅综合效应
立足甘肃古老、厚重、多元的文化特质,发挥地处黄河上游自然景观多样、地域风光原始、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提升黄河文化对外影响力。支持与青海、四川毗邻地区共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黄河上游地区依托拉卜楞寺、扎尕那、炳灵寺、八坊十三巷等文化自然资源,突出民族文化和高原地域特色,展现“九曲黄河、奇峡秀水”的壮丽风光,打造甘南临夏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天水陇南地区依托伏羲庙、大地湾、秦先祖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突出伏羲、女娲等始祖文化和早期秦文化特色,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展现“华夏祖脉、养生福地”的人文风光,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兰州白银地区依托黄河风情线、黄河水车、黄河石林、黄河湿地、黄河名城名镇,突出黄河穿城而过的现代都市特色,实施黄河之滨改造提升工程和“读者印象”精品街区项目,展现“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现代都市风光,打造黄河之滨最美城市。陇东地区依托崆峒山、云崖寺、周祖陵、北石窟等历史自然文化资源,突出农耕文化、岐黄文化、历史文化和黄土高原地域特色,展现“周祖故里、崆峒问道”的历史风光,打造黄土高原农耕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五节 讲好新时代甘肃黄河故事
加大“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力度,提升甘肃黄河文化“品”与“神”,充分展现甘肃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亲和力。配合国家做好“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推广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省区间人文合作,持续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打造“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促进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积极参加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活动,加强甘肃黄河文化与世界大河流域文化交流。实施黄河文化海外推广工程,大力支持《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国家经典剧目走出去,稳步扩大《读者》传媒品牌影响力和跨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提升我省黄河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黄河题材精品文学、戏剧和纪录片创作。开展面向海内外的寻根祭祖和中华文明探源活动,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利用兰洽会、文博会、药博会等平台扩大甘肃黄河文化对外贸易交流,积极推动敦煌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动甘肃黄河流域城市与中西亚、中东欧和东南亚国家缔结新的国际友好城市,促进黄河文化在国际友城的交流传播。
第十二章 大力提升民生保障和共享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第一节 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坚持平战结合、防治协同,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指挥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指挥调度、直报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强化省市县联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筑牢群防群治防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筛查哨点、预防接种等方面标准化建设。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依托省人民医院、兰大二院等省级医疗机构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地市级要建有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实现100%达标,县级重点改善1所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筑牢疫情救治第一道关口。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控流程优化功能布局,加大中医药参与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力度。强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借鉴方舱医院改造经验,各市州预定1—2处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充分考虑应急需求,预留场地、管道、信息接口等,使其具备“战”时快速转化为救治、隔离、避灾避险等场所的条件;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能力保障体系,优化产能和储备布局,做好特效药品、消毒防护用品、疫苗、血液制品、呼吸机、负压救护车等重要物资储备和应急调运;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黄河流域省际间或新发烈性传染病信息共享。
第二节 稳步提高教育医疗质量和水平
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好艰苦边远地区教师津贴和乡镇补贴标准,推广“县管校聘”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前瞻规划布局城镇学校建设,增强容纳能力,消除中小学“大班额”。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高校开展部省共建、省校合作、对口支援。积极支持“双一流”大学建设,推动高校围绕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沙调控、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公共卫生等急需领域设置一批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学科。部省合作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以产学共建等方式推动一批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等职业教育发展,高质量建设一批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园。主动融入黄河流域九省区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推动跨省区教育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机制,积极推动省内各市州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办学。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补短板。建立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逐年增长的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保障长效机制。积极对接开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覆盖面提升,完善转诊、会诊、转院、医保衔接等服务。补齐全省医疗卫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设施设备配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黄河流域省际间优质医疗资源合作交流。实施医疗资源区域统筹配置,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各类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救治平台,加大省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援助力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本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在甘南等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黄河流域高原病、地方病防治中心。实施“黄河名医”中医、少数民族医药发展计划,推进中医中药产业向医药并重、康养保健转变,实施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城融合等项目,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三节 有效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采取措施吸引生态、环保、农林、水利等专业高校毕业生投身黄河生态保护事业,支持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务工人员从事生态环保、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创业就业,并在土地、社保、贷款、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发挥植树造林、基础设施、污染防治等重大工程拉动当地就业作用。合理设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公益性岗位。创新完善户籍、土地、身份等配套政策,促进与沿黄其他省区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积极落实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健全县级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做好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员、失独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关爱服务。
第四节 重点提升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能力
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等为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长效机制。贫困地区要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村振兴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创新巩固脱贫攻坚多元方式,继续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切实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综合效益。精准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规模较大的集中安置点开辟生产经营场地和专门区域,大力发展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支持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支持“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电商平台—“搜特产”做大做强,发掘和培育网络红人,直播带货扩大农产品消费规模。民族地区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实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革命老区要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就地转化加工和一体化开发利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生态功能区要聚焦保障生态安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严禁不符合生态保护的各类开发活动,加快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第五节 加强灾害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控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定西、甘南、临夏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加强与黄河流域沿线省区防灾减灾救灾合作交流,建设黄河干支流应急响应与防灾减灾联合调度平台,形成流域防灾减灾合作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抢险应急、工程科技等综合能力建设。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加快推进国家卫星减灾西北(兰州)分中心建设,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强化对水文、气象、地质、雨情、旱情等状态的动态监测科学分析,搭建综合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资源跨部门共享。在流域范围内逐步建立从城市到乡村的多灾种防灾、抗灾、减灾应对体系。做好城市高层建筑消防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防灾科学技术研究,利用新媒体等手段进行防灾抗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基层指挥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实战化协同演练。
第十三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综合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甘肃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一节 完善流域管理体系
健全覆盖甘肃省黄河流域所有河湖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制体系。加强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流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处理能力。构建甘肃省黄河全流域生态质量监测一张网,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服务能力,实现重点水域水质自动监测预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惩戒,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重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效机制。
第二节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纵向与横向、补偿与赔偿、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黄河上游生态产品实现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对我省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大对我省黄河、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与渭河源区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黄河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推进以水质和水量为考核目标的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组织玛曲、迭部、卓尼、天祝、肃南5个县开展生态补偿综合试点。在甘南、祁连山和渭河源等重要水源涵养区,以及陇中陇东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选择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实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计量,逐步推进综合生态补偿标准化、实用化。总结兰州市、平凉市工业园区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进一步拓展试点范围,在祁连山地区积极探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积极推动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支持白银市“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实行更加严格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依托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成本。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成本。
第三节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开放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投资权利。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坚持公开竞争性选择社会资本。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不来即享”服务,深化用好“项目管家”等服务模式,优化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奖励、补助、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权责清单为依托,不断优化流程,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建立规范统一的审批服务体系。推动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公布各层级政府“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督促各部门建立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机制,并纳入绩效考核。
第四节 健全区域协同协作机制
抢抓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机遇,推进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布局科学化。加强与沿黄其他省区的协调力度,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省际间会商制度,促进上下游联动发展。主动与沿黄其他省区的规划对接,与上下游省区共谋科学布局,协同治理。加强与四川、青海等周边省区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黄河上游省区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四川、青海、宁夏等黄河上游省区联席会议,研究推动黄河上游重大任务落实。建立健全黄河干支流跨境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推进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修复,共同开展祁连山生态修复和黄河上游冰川群保护,协商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及黄河水利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加快推进重点流域经济带及跨流域经济区协同发展,完善相关市州政府协商合作机制,构建流域基础设施体系,严格流域环境准入标准,加强流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与陕西、宁夏等毗邻地区统筹能源化工发展布局,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区。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引导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合作。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地区积极探索特色转型发展之路,推动绿色共赢和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与天津、厦门、青岛、福州4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机制。
第五节 着力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甘肃最大机遇在于“一带一路”重要指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凝聚建设“一带一路”的智慧和力量,巩固东联、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以文化、枢纽、信息、技术、生态五个制高点为重点,加快建立“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头并进”的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进建设国际空港(兰州、嘉峪关、敦煌)、国际陆港(兰州、天水、武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重要对外开放平台。推进国家级国际(中欧、南亚、中亚)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提升班列编组、货源集散能力,进一步夯实兰州中欧班列枢纽中心地位,形成联结中亚、西亚、中东欧市场的重要门户。推进“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集散中心。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争取设立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推进申报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第十四章 推进规划实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地域广、人口多,任务繁重艰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先为与后为、快为与慢为的关系,抓住每个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对当下急需的政策、工程和项目,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要久久为功、一茬接着一茬干,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第一节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红色文化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全面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推动规划落地见效。
第二节 强化法治纪律保障
系统梳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法规和规章。深入开展黄河立法基础性研究工作,配合国家做好立法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条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规划落实的纪律约束,健全政策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纪律保障。
第三节 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建立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制度,完善以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空间治理模式。全面评估黄河流域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需求,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严格规范各类沿黄河开发建设活动。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风险隐患排查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性为前提,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编制,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控。加强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湖泊水生态空间治理,开展水域岸线确权划界并严格用途管控,确保水域面积不减。争取国家把我省“丝路寒旱农业”用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范围。
第四节 完善规划政策体系
围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黄河流域市州、兰州新区要研究制定本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省级各专责组和行业部门组织编制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转型发展、黄河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等专项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和省级规划,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1+N+X”规划和政策体系。完善理论、政策、技术、项目“四库”。相关地区要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以祁连山保护、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治理为重点,围绕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兰西城市群发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做好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发挥重大项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第五节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力量,做好政策研究、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等工作。水利、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专责组组长单位要统筹做好各专责领域任务的指导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的落实和对市州的指导。各市州、县市区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落实。重大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