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辰
裴林安长期专注于油画风景,在他大量的风景画中,本真品质和诗性格调是裴林安油画艺术最显著的两大特征。严格说来,在他的风景油画中,这两种特征是无法截然区分的,只是各有侧重、程度不同而已。无论如何,它们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画家在不同时期探究自然的精神,标志着画家率性的个人气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审美视角的嬗变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
裴林安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的《秋韵》,是一幅具象写实意味极强的作品。以此为开端,裴林安创作了一批以甘南为题材的作品。对于一个优秀的风景画家而言,对景写生不是摄取平面图像,而是表面(物质真实)与深度(非物质的真实)两方面图像的结合,《秋韵》就是在三维空间进行双重刻画和描述的产物。
《秋韵》中,画家面对存在之物,不再先入之见进行描绘,而是按照对象的存在状态,用细腻而内敛的笔触和色彩,来体现空间、结构和光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里,色阶与色调之间的细微变化源于结构本身,而非游离于事物表相之上瞬息万变的光芒。画面三分之一处的横线分割这一构图“瑕疵”,恰恰道出了自然应有的品质和真实性法则。
《秋韵》沉潜而细密的色彩,呈现的不仅是特定时空的“秋韵”,就像秋天成熟的稻穗,它涵纳了跨越四季的阳光和雨水。所以,事物的本真品质存在于主客体的结合之中,现在与过去的结合之中,也就是“物质真实”和“非物质的诉求”的结合,在“深度”描述的暖色调中泛着的金光,一种深沉的内在力量。如果说《秋韵》还多少残留着印象派的稀薄影响,在《白马藏寨》《若尔盖》中,艺术家的个性被完全隐藏了起来,含蓄的色彩、谨细的刻画,诉说着塞尚式的冷静,把画面视觉内敛到接近真实的最高程度。在塞尚、洛佩斯以及莫拉莱斯那里,裴林安学到了新的“物体观察方法”,强调视觉上的和谐与统一。在《白马藏寨》中,裴林安把物体的边缘处理成一种迷离的状态,不动声色地和颜色的块面融合在一起,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画面中隐没在一片白墙中的那匹白马了,朦胧中有一份真切的韵味。
在他的《以山为邻》中,结构和光线组合而成的色彩变奏中,我甚至觉得太阳的光芒在擦过凹凸不平的墙面时,带有一种叙事的密度,任岁月流淌。说明飘浮的光线是不稳定的,但从事物内部折射出的光芒,不仅有永恒的意味,而且因巧妙表现光线而获得更强的感染效果。正如远古的神话穿越时空而不灭,想象力的飞翔只能存在于美的秩序之中。
从《秋韵》到《以山为邻》,裴林安尽最大努力体现出超写实的克制、沉着、虔诚的油画风貌和境界,对事物的自觉排列、补充、摒弃和选择,彰显的正是一种诗性的表达。《秋韵》中,高高矗立的木梯、倚墙置放的柴堆以及跪乳的小羊等组合在一起,体现了画家天性中难以抑制的人性关怀。《草原八月》《阿木去乎的秋天》等作品,刻画屋宇、山体用笔规矩、注重结构,处理树木、草地、天空采用放松的写意笔法,将真情实感融入画布中,极具美感和个人特质。
欣赏他的《乡土之三》《阳光·村落》《秋阳》等作品,我们可以从画面中弥漫的滚烫而炙热的气味中分辨出黄土深厚的层次,用他的话说:“优雅抒情的写实手法和深沉恬淡的乡土情思,是我所着迷的。我喜欢画乡土,并非眼前的‘乡土’,而是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阳光·村落》是他去陕北写生采风的作品,他记下当时的感受:“陕北让我感觉舒服,连那里的羊也不一样,特别的温顺,从不怕人。”
写实品质和诗性格调的奇妙融合,凸显出裴林安作为一名油画家的卓异之处,在他的笔下,自然和艺术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美丽世界,吸引人幸福地凝视它。
《九寨深秋》《太行深处》《九曲黄河》等作品,构图饱满,笔触细腻而洒脱。他的画总是以自然的澄澈和精神的根脉让人折服。(本文美术作品为裴林安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