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0月21日
第03版:红船领航 初心不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金昌篇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金昌市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综述

金昌市文明办、金昌市教育局、共青团金昌市委共同组织“新时代好少年”及家长参加“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齐步走 绿色生活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活动。

5月7日,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暨2021届高三成人礼。

5月25日,共青团金昌市委、金昌市教育局、金昌市少工委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队日活动。

6月24日,金川区教育局参加金昌市红歌大家唱比赛,荣获一等奖。

金川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优质课大赛。

2020年11月17日,金昌市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

谢晓玲 焦海涛

教育,关系每个孩子的前途,承载万千家庭的希望,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办好教育,事关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

近年来,金昌市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势均衡”发展,努力实现“让学生有更好的教育、让老师有更好的待遇,办好新时代金昌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使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高质量教育资源,全市教育进入优质均衡、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新常态。

优化教育资源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金昌市历来崇尚教育、重视教育,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建市以来,全市教育在永昌县和金川集团公司等企业办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9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02年至2008年,在全省实现了“六个率先”和“一个领先”。2011年通过“两基”国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昌教育进入优质均衡、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崭新时期。金川区、永昌县先后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在全省率先消除大班额、率先开展课后服务;新建、改扩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金昌理工中专、金昌市三中、永昌四小、区一幼等一批学校。市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依法理顺,贫困学生、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控辍保学成果持续巩固,对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学段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无一人辍学。

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崭新宽敞,图书馆、微机室、音乐教室、书画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类教室、功能室配置齐全。2018年8月,搬迁至新校区的金昌市三中,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学生报到。

近年来,金昌市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工程、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发展工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改善计划、校车安全工程等教育发展工程。金昌市三中、金川总校龙门学校校舍改扩建项目一期、永昌县第四小学整体建设项目、金川区第一小学综合教学楼新建工程、金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金昌市幼儿园教学楼改扩建工程按计划全面推进。全市以寄宿教育为特征的农村教育新模式初具规模,农村学校办学标准不低于甚至部分高于城市学校和国家标准。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效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金昌市制定实施一系列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措施,修订完善小学入学、小升初办法。同时,合理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巩固集团、联盟、协作办学成果,按照“以强带弱、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新思路,在全市建立了21个城乡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逐步形成优质教育资源优先向薄弱学校倾斜,以强校带动弱校、新校的良好发展格局,起始年级全面实施“阳光分班”,实现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全达标。

为解决幼儿入托难问题,金昌市制定和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了《加快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金昌市幼儿园分类评估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目前,共建成公办幼儿园1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0所,11个乡镇均建成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让孩子们“上好学”的需求,一场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接力赛方兴日盛: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城乡教育差距在同步发展中日益缩小。

金川区二小是政府投资上亿元修建的一所高标准城乡接合部完全小学。在校2200名学生中85%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圆满解决了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教育教学、评优评奖、困难资助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享有平等权利,真正享受到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金昌市还大力推进高中阶段招生机制改革,打破招生录取区域限制壁垒,三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向乡镇初中学校倾斜。通过按比例分配招生指标,城市薄弱初中学校和农村初中学校上优质高中的比例增大、人数增加,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优质一体化发展。

目前,金昌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12%、98.5%、99.76%,普通高考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金川区、永昌县高质量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

把握新要求   努力构建现代教育发展新格局

“全市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在9月召开的金昌市教育工作大会上,金昌市委书记王钧以三个“从来没有”,道出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

王钧表示,尽管成绩卓著,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相比,金昌市教育发展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教育投入不足,市区教育布局不合理,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滞后;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够;教育“管办评”改革不深入,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充分,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不完备;教师队伍活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引进缺乏吸引力;教师减负和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德失范和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学生身心健康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亟待解决,“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尚不健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择校热”、入公办幼儿园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审视这些问题和困难,有的是经济基础制约,有的是体制机制障碍,有的是思想观念束缚,核心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制约了教育的均衡和现代化发展。

如何破题?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今年,金昌市科学谋划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28个配套文件。从领导体制、机制创新、考核激励等方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加大教育投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师待遇、逐步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期待以此有效破解一些长期制约该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学校潜心办学、教师潜心育人创造良好环境,逐步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金昌市将市属1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移交金川区政府管理,撤销金川总校机关,撤并金昌市四中,统一变更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名称和市区2所普通高中名称,完成了市区4所普通高中资源整合。

在加强基础教育建设的同时,金昌市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双高”和“双优”建设。建立金昌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金昌市产教融合联盟。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有色冶金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永昌县职业中学立项甘肃省优质中等专业学校建设单位。

紧扣“向国内一流看齐,创省内一流教育”的目标。金昌市着力实施“五好工程”(好教育、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更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市教育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支出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只增不减,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生均公用经费等政策资金全面落实到位;农村寄宿制学校高标准建设,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

打造亮点激发活力   坚持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金昌市以“德润金昌·美育校园”为主题,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主题德育、书香校园、实践体验、体育艺术科技“2+2”、家校协同、“阳光成长”心理健康八项行动,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多措并举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全市教育系统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实施“文化兴校”和“艺术活校”战略。每3年举办一届全市校园文化艺术节,构建了“生生有项目、班班有专攻、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的教育文化,着力打造“学有优教”金昌教育名片。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加强劳动教育,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金昌市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优质课竞赛、专任教师讲座研讨、专题培训等多种措施,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德育课程、班队活动、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四结合”的学校德育格局和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以德育人结硕果。金昌市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市有“省级文明校园”5所。金川总校第一高级中学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金川总校第六小学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首家“雷锋学校”。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教育部体育工作示范学校2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0所、省级德育示范校22所、快乐校园示范校21所、健康校园2所、绿色学校4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8所。永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研学实践基地。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金昌市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名、优、特”师资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健全完善“园丁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特级教师、“金昌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等教育行业特色人才评选表彰体系,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近年来,共评选出省特级教师8人、陇原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2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骨干教师68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83人,市特级教师19人、市级拔尖人才34人、市级优秀教师679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金昌市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推进“县管校聘”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开辟特招教师绿色通道,近五年招录优秀本科及以上毕业生564人。实施名校名师引航工程,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津贴;组建金昌市首批学科专家团队17个,聘请专家成员112人,建立金昌市首批学科教研基地19个。

注重教师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每年培训教师约5000人次,培养出了一批潜心育人、悉心从教的好教师,为实现全市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四位一体”机制,开展“立师德、铸师魂”“最美教师”评选、师德师风演讲等活动。在师德考核中引入家长和学生代表等师德测评环节,对师德失范教师实行一票否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城乡教师“手拉手”助教帮扶等活动,逐步完善教师流动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提升教师待遇,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教育事业是最大的民生事业、最基础的民生工程。站在新的起点上,金昌的教育事业正以蓬勃发展的姿态,抢抓机遇,加压奋进,努力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21 ——金昌市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综述 1 1 甘肃日报 c278427.html 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