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我是‘村官小树’,我的家乡在西秦岭的脚下,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这里物产丰富,有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山海经》所记载的牧儿山小叶针艾……”视频里的小伙子叫赵树鸿,是渭源县会川镇新城村党支部副书记。
因为喜欢用视频记录身边的故事,赵树鸿成为各网络平台小有名气的主播,网名就叫“村官小树”。这几年,他帮助会川镇乡亲们带了不少货。
今年3月,河南南阳一家艾草制品企业工作人员在观看直播时发现,赵树鸿身后是漫山遍野的艾草。经联系对接,把会川镇的艾草拿到北京检验后,发现其中艾精油含量是其他地区的3倍。于是,这家企业以每斤1.5元的价格收购会川镇的干艾草。后来,另一家艾草企业也加入合作行列。
和艾草企业达成协议后,赵树鸿开始动员乡亲们。他开上面包车,喇叭里循环播放“收艾草啦”“收艾草啦”。汽车开到哪儿,大喇叭就跟着响到哪儿。没过多长时间,乡亲们都知道了,“村官小树”不仅能卖土特产,还能把满山的“蒿子”(当地人称“艾草”为“蒿子”)卖出去。
“我们从没想过蒿子也能变成钱。”会川镇哈地窝村村民王玉红说,“这几个月,我干完农活顺手割点蒿子回来晒干,卖了500元。”
据哈地窝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侯小燕介绍,有位村民今年靠艾草收入了8000元。
“大家收割艾草时会留下根部,不用担心植被破坏的问题。”赵树鸿说,不仅如此,收割艾草还大大减少了火灾隐患。
小小艾草,调动了会川镇群众的积极性,附近五六个乡镇的村民也来交干艾草。赵树鸿算了一下,目前已销售艾草300多吨,销售额在70万元左右。
镇党委副书记郭宝东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会川镇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帮助家中劳动力不足的群众把艾草铡段、运送到村部收购点。点滴之间,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也映照了基层党员的初心。
一直以来,哈地窝村以种植马铃薯、蚕豆、中药材等为主。不承想,过去人们眼里的“杂草”变成了“致富草”。在镇、村干部的引领下,哈地窝村不少群众打开了思路——种植艾草。“经过摸底,全村40%的群众积极性比较高,我们已统计了100多亩地计划发展艾草种植。”侯小燕说。
据郭宝东介绍,这几个月来,镇、村干部看到了当地艾草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当地干部已对接企业建了公司,打算先把艾草初加工发展起来,之后再提高艾草附加值,让群众收入更多、收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