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0月12日
第05版:综合

一株冬油菜的纬度跨越

——记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孙万仓

(接1版)

“1996年,我和同事跑了一趟河西,看到不少地区冬小麦长势喜人。于是我想,冬小麦能在西北越冬,油菜为什么不能?”自那时起,冬油菜越冬问题就“长”在了孙万仓的“心尖儿”上。

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提高种植油菜的产量与效益?

根据我国冬油菜研究状况,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农作物抗寒研究资料,提出抗寒驯化和突变体筛选可能是获得抗寒种质的唯一途径。带着这个问题,他冒着严寒踏遍陇原大地,搜集了上百份材料,研究它们的抗寒性与农艺性状。

天水、平凉、庆阳、武威、张掖、酒泉……2005年至2007年的3年间,孙万仓的冬油菜苗遍布了我省多地的19个试验点,也给他添了不少难题,“尽管都在甘肃省,但多个试验点的冬油菜只要一‘挪窝’,换去其他地区,就难以适应。”省内推广种植都有困难,更别提一路向北。

还有许多难题要解,孙万仓不敢停下。自此,他面朝黄土奔波于各试验点的田间地头,冬油菜苗也住进了他的办公室,甚至家里。寒来暑往,他整天陪伴、呵护着它们,成日忙着培育壮苗,等待油菜返青。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至2009年,孙万仓逐渐把试验田开拓到了新疆、青海、宁夏等地,2009年后,又拓展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北方广阔的大地上。

终于,孙万仓在2008年以抗寒种质DQW-1为母本株成功育成抗-30℃极端低温的“陇油6号”,“捱过”了2009年和2010年的冻灾、倒春寒灾害天气,“陇油6号”稳定在80%以上的越冬率,“硬气”宣告我国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历史彻底结束。

从西北到东北和华北,从“陇油6号”到“陇油7号”,一直到“陇油27号”,孙万仓育成的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一代比一代强。“以前,河北那边主要吃花生油,现在,我们的油菜品种推广过去,他们也开始吃菜油。”不屑名与利,孙万仓只为他的冬油菜感到自豪。

多年的辛劳付出,孙万仓收获了累累硕果:已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陇油系列冬春油菜品种20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项、地方标准14项;主编出版了《北方冬油菜北移与区划》《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栽培技术》等专著3部;在《中国农业科学》《植物学报》《BMC Plant Biolog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

下面这一组组与冬油菜更为密切关联的数据,“讲述”着孙万仓多年来的艰辛付出与收获——

创制了适宜我国北方寒区生态条件的陇油6号等10余个抗-30℃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及集成技术,其推广应用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域由北纬35°(天水)北移至北纬48°地区(新疆阿勒泰、黑龙江饶河)。

攻克了我国北方强冬性冬油菜品质难题,育成的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双低品种陇油88,在我省庆阳、平凉等越冬率达到90%以上,亩产达到200公斤;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白菜型双低品种陇油17号,亩产180公斤以上、越冬率80%以上。这些品种的应用,为我国解决北方冬油菜品质问题提供了种质保障。

育成的强冬性冬油菜抗寒品种,不仅利用冬闲田发展了冬油菜生产,促进我省及我国北方一熟制地区改为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保障我国粮油增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还在提高北方冬季农田植被覆盖、养蜂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与生态效益。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新增总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让冬油菜对地表覆盖度达到95%,经测算,每种植1亩冬油菜,每年可减少沙尘量347.1千克,且对节能减排也具有积极意义。

孙万仓育冬油菜苗,也育才树人。作为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北方寒区冬油菜育种岗位科学家,他组建了我国首个北方寒区冬油菜育种研发团队,培养汇集科研人员近30人;同时,作为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他一手建起包括油料与特色杂粮的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建成我省油料与特色杂粮研发平台与交流平台,带领40余人的团队,让原来单一的作物产业技术研发,发展成集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标准化栽培及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

“我的成就感源自每一株长成的冬油菜,一亩地收获4万株冬油菜,我的成就感就被放大4万倍!”一捧不灭的热情,让孙万仓和冬油菜的“故事”家喻户晓。该结尾了吗?不,孙万仓还要奋笔疾书续作。

“如今,冬油菜抗寒性改良得到突破,接下来,我们还要跟进品质提升、革新种植模式,推进粮油协同增产。”孙万仓说,他和团队将着眼于冬油菜多功能价值的开发,推进冬油菜作为我国北方冬季覆盖作物研发应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躬耕陇亩40载,孙万仓为解决我国北方冬春季农田长时间裸露、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以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的现状,呕心沥血,研究成果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极大提高了我国北方地区复种指数,也加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度。他表示,自己将要把冬油菜事业坚持到底,继续坚守从事农业科教事业初心,勇担新时代强农兴农的使命,着力解决行业重大现实问题,为助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12 ——记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孙万仓 1 1 甘肃日报 c276534.html 1 一株冬油菜的纬度跨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