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0月05日
第02版:要闻

扶贫扶智更扶志

——追记“时代楷模”邱军系列报道之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东 李 峰 安志鹏 郭雅倩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刚到华池的一个多月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干部、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深入细致地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对脱贫攻坚的状况有了深刻认识和了解。他曾反复说,扶贫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内生动力。

他一次次给群众鼓劲加油,一步步走进群众的心里,用真情唤起了困难群众的斗志;他力抓技能培训,力促就业输转,帮助很多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心仪的工作……邱军一心为民、竭力奉献,在扶智与扶志的实践中诠释着一名帮扶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燕刚燕丽兄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勤恳、日子殷实,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2011年以后,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

那时候,燕刚燕丽兄妹还都是孩子,瞬间感觉“天塌地陷”。因为母亲身边离不开人,燕刚放弃外出务工照顾母亲,燕丽主动辍学帮衬哥哥照顾家里,一家人靠着低保度日。

2018年底,一个笑容可掬、平易近人的大个子走进燕刚家,这个人就是邱军。没过几天,邱军又来了,这次他劝燕刚出去发展。“阿姨病情稳定了,有燕丽照顾,我也帮衬着点儿,你还年轻,应该出去闯一闯。”邱军反复做燕刚的思想工作。

两次、三次,打电话、发微信,燕刚终于被说动了。在邱军帮助下,燕刚参加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在华池举办的焊工培训班。之后,他又推荐燕刚到山东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一家下属企业工作,如今燕刚已从一位学徒成为工人,月薪有1万余元。

燕刚走后,邱军隔三差五就来看望燕丽母女。慢慢地,邱军与燕刚兄妹的感情越来越好,成了他们兄妹时常挂在嘴边的“邱大哥”。燕刚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先与邱军打电话商量。邱军也像兄长一样,给予深情的关怀。

在走村入户中,他发现有的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有的“宁愿苦熬,不愿苦干”,影响全面小康的进程和成色。为激发贫困群众斗志,邱军执笔创作了南梁说唱《扶贫赞》,在华池和网络平台引起了热烈反响,进一步坚定了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他还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重燃生活希望。

饶晓恩是城壕镇庙湾村出了名的懒人,前些年一直在外漂泊,没有固定工作,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过得一贫如洗。这两年,乡亲们发现饶晓恩变了,他住进了新房,硬化了院子,务工收入也增加了。

饶晓恩的变化,离不开“恩人”邱军的反复鼓励和支持。

“年轻人不应该自暴自弃,生活要不断向前看、向前走”“浑浑噩噩是一天,积极奋斗也是一天”“别人把日子能过好,你肯定也能行”……一次次、一遍遍的鼓励,让饶晓恩幡然醒悟。

2019年6月,经邱军介绍,接受培训的饶晓恩找到一份月薪4500元的工作,成了有薪一族,饶晓恩从里到外也精神起来。

脱贫,首先是精神脱贫。邱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帮助很多人走出了生活的阴霾。

针对华池富余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就业困难的实际,在邱军的多方协调争取下,多种“订单式”技能培训在华池及周边县展开,先后有1000多名贫困农村青年参加培训,掌握了“看家本领”,为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心组织开展培训的同时,邱军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在华池、环县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为提振群众外出就业的信心,他在招聘会现场对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就业模范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大胆走出去。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农村青年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企业稳定就业。

在邱军的衔接争取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公司还与华池县建筑企业签订多个帮扶项目,采取“央企+民企+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实现带贫劳务集中输转,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

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跟着你。邱军去世后,华池各界群众纷纷发文悼念:“你不是华池人,却是我们的亲人。”“我多想为你写一首歌,一首感谢的歌;我多想为你栽一棵树,一棵常青树。”“华池人民永远想念你”……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05 ——追记“时代楷模”邱军系列报道之四 1 1 甘肃日报 c275808.html 1 扶贫扶智更扶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