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9月28日
第11版:阅读

【滴水藏海】

写出文艺作品的“风骨”

王正宇

时下一些文艺作品,充斥一种小情怀、小摆设、小情调。有的驻足花鸟虫鱼、风花雪月,有的沉湎于陈年往事,有的满足于个人小思绪、小经历、小感受的宣泄,有的热衷于咀嚼一己悲欢、吟唱个人恩怨、咏叹个人好恶。这类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多了些情绪,少了些格局;多了些修饰,少了些风骨。

我国古代对于作品的“风骨”早有研究。文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论”就是针对文学创作中过分追求文采、忽略思想内容的倾向提出的。在他看来,风骨和文采兼备的作品才是理想完美的。他对风骨的解释是,气血充盈、润泽有力、才力丰赡。显然,只有具备如此特质的作品,才能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和观众。

风格和风骨有联系也有区别。风格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某种特色,风骨则是对作家和作品的一种导向要求。文艺作品的风骨即是文骨,是社会对文艺家的普遍要求。社会前进需要鼓与呼,需要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力量的作品,这是文学作品不能回避的社会功能,也是文艺家们需要牢牢记取的。可以说,风骨是作品的血脉与魂魄。

剖析部分作品中缺少风骨的原因,首先是创作思想上,未能认清文艺工作者肩负的特殊文化使命,未能认清作品对社会对读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是远离当下的思潮泛滥,部分作者选择了逃遁的办法。再次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醉心于艺术形式上的精雕细琢。最后是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认知水平低下,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不够,只能满足于低唱浅吟的小情感宣泄。这类作品固然有存在的空间,但不宜推崇更不可形成风气。

文学史上不乏逃离生活、远离时代的创作主张,但实践证明那都是些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的梦呓和幻觉。文艺作品一旦缺少了风骨,就如同患上软骨病一样佝偻身躯,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样随风漂流。人们耳熟能详、交口称赞的文艺作品,都是有骨有秀、骨秀兼备的好作品,都是完美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水乳交融的作品。其艺术形式让人在击节赞赏时受到感染,其思想内容让人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益。

文学作品的风骨当然是作者直接或间接表露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我们所希冀和强调的风骨,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健康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文学作品能否产生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与作品的风骨息息相关,从中我们可以窥察到作家艺术家的思想修养、家国情怀、文学使命担当等重大问题。

写出文学作品的风骨,需要增强文学的使命感。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征程风云激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波澜壮阔,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当代文艺工作者有幸参与其中,应当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严肃对待作品的社会效果。要丢弃小我,融入大我,主动感应时代行进的节拍,积极把握时代跃动的脉搏,鼓舞亿万人民意气风发迈向未来引吭高歌。

写出文学作品的风骨,要不断淬炼思想、锤炼意志品格。文艺工作者要在持续提升学养、涵养、修养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站位层面,深入体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深刻体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深深体味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勤劳智慧、淳朴善良、坚韧不拔。唯有此,作品中才能表现出坚定自信和铮铮铁骨。

写出文学作品的风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生活。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主流、看本质、看方向,明是非,在变革发展的征程中汲取养料,在调整转型的步履中积累素材,在重大事件中寻找亮点和兴奋点,多侧面地反映人民心声。要浓墨重彩地讴歌奋斗人生,描画最美人物,传递人间真情,礼赞向好、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为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多做贡献。

(摘自《新华日报》2021年9月2日)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28 【滴水藏海】 1 1 甘肃日报 c275157.html 1 写出文艺作品的“风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