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9月22日
第07版:百花

柳湖如砚

牛 勃

柳湖是甘谷县城一景。

柳湖也称砚湖,取湖如砚台之意。有砚须有笔,笔何在?南塔是也。文人想象奇伟,说每至月夜,但见南塔映湖,恰笔搭砚端,其景之美美不胜收。便有人说,甘谷八景中有一景柳湖塔影,遍阅甘谷历代志乘,未见有记,民间讹传,不亦美谈,于柳湖,自然锦上添花。

地处古城东南一隅的柳湖无疑是美的,冬去春来,燕尾如剪,只几下,春的幕纱就开了。先是柳湖冰消,四围垂柳绿雾隐隐,遥看似有,近看却无,很快,芽苞赭色的壳儿褪去,鹅黄的芽探出头来,风一吹,阳光一照,丫字形的芽儿一展,嫩嫩的叶便竞赛似的出来了,蚂蚁般爬满那些在风中婆娑的玉条儿,微风吹来,绿帘轻摇,若万条琴弦,琤琤有声。绿柳之间,杂以桃花、杏花、梨花等,一时繁花似锦,绿中有红,红中透紫,紫中隐白,整个影子映在一碧如镜的湖面,柳湖便成了姹紫嫣红的花湖。游人徜徉湖边,香风阵阵,燕鸣声声,一群群紫燕翔于湖面,或掠水,或穿云,刚才还沉静的柳湖一下就活了起来,这些轻灵的燕子不像飞于天空,更像翔于湖底,要多美有多美。

夏天是被茂密的芦苇牵着手儿来的,柳湖的边沿和湖心三两块小洲上全是青碧的古代称为蒹葭的芦苇,清凉的风一波波吹来,白色的芦花波浪般此起彼伏,一波连着一波,这时的柳湖又变成立体的花湖,最下是碧清的湖水,中间是如雪的芦花,最上是翠绿的垂柳。在燠热难耐的盛夏,躲进柳枝儿搭成的天然凉棚,凉爽、惬意,心旷神怡。月下的景色更美,静谧的夜空,乳雾似的月光,隐隐约约的蒹葭,轻轻荡漾的湖水,这时,往往有一段穿越两千多年时光的吟唱在耳边缭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多美的诗歌啊,多美的诗歌般的柳湖!

景是美的,意象中形如洮砚的柳湖更美。如果说柳是柳湖的裙裾的话,砚无疑是柳湖的灵魂。这砚,并非人为的赋形,她洋溢的儒风使她无愧于砚湖这个诗意盎然的名字。

和砚联在一起的柳湖的自然和文化,清代至民国,柳湖周围云集了甘谷文化教育史上众多的精英,柳湖和他们的名字、思想、著作紧紧联在一起,他们将自己的人格风范以柳湖的清澈写入《伏羌县志》和《甘谷县志》。就地理而言,如果说柳湖是莲,学巷是茎的话,由柳湖辐射而去的县府街、孙家巷、潘家巷和众多小巷,便是叶和脉了。岁月的雨洗风磨让许多曾经的光彩日渐黯淡,但这无损他们与日俱增的价值。甘谷历史上众多的翰林、进士、举人、贡生将自己的宅第选在柳湖周围,在儒风轻飏的同时,柳湖更给他们激励和熏陶。除了志乘中的草蛇灰线,除了传说中的蛛丝马迹和个人著述中的一鳞半爪,我们能做的就是想象,就是撩开历史的面纱追踪寻找。徜徉在柳湖畔,穿行在柳湖周围的大街小巷,心中油然升起一种神圣感来,因为这些看似寻常的巷陌,曾经是巩建丰、田树桢、黄成采、骆英、骆天秩、王羌特、潘钦岳、安书芝等文化名人的生息讲读之地,一个个私塾、书院、学校在传播知识、化育文明的同时,也将崇文的精神深植于这片土地,深植于甘谷学人的脊髓,繁殖为今天甘谷文化的基因和精神。

近年来,县里大力整治柳湖,开辟花坛草坪,修建凉亭长廊,开发服务项目。徜徉在月光下的柳湖,南山上被灯光点亮的黄玉似的来星塔像极了一支擎天而立的巨笔,一支书写过去、书写现在,也必将书写未来的巨笔。低头沉思,我似乎看到了历代乡贤匆匆的脚步,听见了从那些寻常巷陌老梁老柱间飘逸而出的“四书五经”的诵读……在这块儒风氤氲的宝地,柳湖无疑是一双明澈的眼睛,注目过去,注目现在,也一定会注目将来。

柳湖如何?如砚,如镜,如心。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22 1 1 甘肃日报 c273881.html 1 柳湖如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