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9月07日
第10版:百花

大河故道

汪彤

最初的起源,像天空刺向大地的一把利剑,亘古万年直插冰川,在青藏高原山涧,一束束耀眼的金色阳光,久久揽着一座一座冰峰,滴滴答答,涓涓成河,汇聚成川,于是一条自西向东奔腾的巨龙,驰骋在华夏大地上。

最初只是微弱的流水叮咚,不知经历了多少时间的磨砺,静逸过、欢畅过;包罗万象后平坦激荡过;东奔西荡暴躁过、呻吟过。生命征程一路奔驰,成为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是黄河的一次次“变脸”。毕竟万年的事物,终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变故,才能趋向于稳定和成熟。决口和改道,黄河像一个人,某一时、某一段冲动的种种状态,生命无法克制自我,也是生命过程真实的呈现。据记载,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1500余次,大改道26次。于是黄河故道也以三种状态呈现于世:“一种是荒芜的盐碱地,一种是水草丰美的湿地,还有一种是尚存的河道。”即便如此,黄河故道又在大自然的天然巧成中,在人类勤劳勇敢的自发改造中,成为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观赏性的地球家园大景观。

昔日,站在河南宁远、商丘的土地上,到处是一块块荒芜龟结成板的盐碱地。很少有人会想到,这里曾经流淌过浩浩荡荡的黄河。黄河改道后,带着盐碱成分的大量泥沙裸露在空气中,极易板结成块,草木庄稼不易存活。但是人们总是向往美好,即使被遗弃、被创伤,只要尚存一丝精神,便会为追求美好而去努力。自古人们就用勤劳和智慧治理盐碱地,不论是被改造的盐碱地林场、稻田,还是水草丰美的黄河故道湿地,或者黄河两岸风情线,都是被人类开垦过的土地。一代一代的人们不懈努力,用智慧和包容,创造了黄河故道的处处美景。

80多岁的康心玉、翟际发两位老人,每天散步总是向着黄河故道那边去,那里有自己亲手种的申甘林。人们想象不到,111120亩申甘林,是1955年民权林场规划的造林数字。那年夏天,康心玉20出头,从洛阳林校毕业,“回到家乡干好林业,植树造林去改变那里的穷面貌!”这是康心玉当时心里的凌云壮志。然而到了黄河故道上的民权林场,康心玉看到的土地和临近的兰考一样,风沙盐碱肆虐,一片荒芜板结。但他毅然放下行囊,双手拿起铁锨,除沙造林,没想到这一拿,一辈子也放不下了,即便到了80岁,每次握着“铁锨把”,心里就会觉得更踏实。

“高栽洋槐低栽杨,柳树栽到坑里头,小口大肚海绵底,三埋两踩一提苗。”这是永不过时的植树经验。1984年,翟际发决然地给儿子翟鲁民选择了农场的工作。孙子翟文杰上大学也报考的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毕业后毅然到林场工作。这条植树经验,翟际发给儿子和孙子不知讲过多少遍。虽然唠叨,但孩子们知道,老人能说、能讲,说明身心健康。心里装着黄河故道上的一片片树林,生命被另一种形式传承和延续。

民权县现在已成为让全国人民羡慕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黄河故道上的申甘林带来的“绿色效应”不断惠及周边,现在的申甘林附近,已成为旅游观光胜地和“天然氧吧”。

有时候我想,一条河或许就是一种精神、一个理念,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伤痛过的记忆,也不光是如今物质上的丰厚,更多的是大河奔腾向海流的一种不屈不挠的劲头和力量。黄河勇往直前奔向大海,黄河故道上的人们也被一种精神引领着,永不停息地追求生命中坚实和辉煌的梦想。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07 1 1 甘肃日报 c271291.html 1 大河故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