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第07版:综合

纳沟村的美丽“蝶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兰天 通讯员 汪艳玲 杜建龙

近年来,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依托村内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了乡村“美丽经济”, 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沟变成如今既有致富产业又有旅游胜地的城市“后花园”。

纳沟村位于康乐县八松乡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耕地面积1789亩,全村辖9个社,总人口254户1130人。纳沟村不仅有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还有以“草长沟”风景区带动起来的乡村旅游和香菇采摘园发展起来的香菇大棚两大特色产业,生态资源成为纳沟村最大的宝藏,长期以来,这里也成为康乐人民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过去的纳沟村是全县生产生活条件最差、最偏远、最困难的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村民增收渠道单一,群众出行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纳沟村村貌和群众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庄道路宽阔干净、屋舍俨然,美丽的墙绘把村子装点得多姿多彩,全村动力电、自来水、4G网、水泥硬化路实现全覆盖,新建了村办公场所和小学,修建3处文化广场,村内主要道路和房前屋后种植云杉、香花槐、丁香、牡丹等苗木达1800株。

更值得一提的是,纳沟村依托“草长沟”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着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品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先后投资4000万元,建成农家乐19户、游客服务中心1处、停车场3处,还建成人工湖、便民超市、儿童游乐场、木栈道、花海、采摘园等旅游配套设施,2020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450万元。

纳沟村把香菇种植作为集体经济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50万元新建钢架大棚4座,投放菌棒3.8万个,生产新鲜优质香菇4万余斤,销售收入达19.8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发展。

截至2020年,纳沟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底的2392元提高到6580元,增长了2.75倍。如今的纳沟村,一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富民产业发展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25 1 1 甘肃日报 c268791.html 1 纳沟村的美丽“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