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25日
第07版:综合

让数据多跑路 让百姓少跑腿

——我省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走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患者和家属来来往往,但收费窗口却看不到排长队缴费打票的情景。

原来,患者或家属通过手机就诊缴费成功后,便可以通过全省统一的财政票据公共服务平台下载票据,简化了送票、取票、验票等环节。

2019年12月31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在全省率先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截至今年8月,累计使用门诊收费电子票据335万份、住院收费电子票据29万份。

“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后,我们不再人工打印收费票据,节约了70%的窗口服务人员,也不再专门采购、拉运、存放收费票据及存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计财处负责人说。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是我省财政部门依托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在医疗、教育、医保、公益捐赠等民生领域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助力政府数字转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

2018年以来,省财政厅把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和落实“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抓手,采用省级集中部署以及省、市、县分级统筹、监管使用的建设推广模式,完成全省捐赠票据、非税票据、往来结算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医疗收费票据等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任务,打通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流程“最后一公里”。

按照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目标任务和总体方案,省财政厅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用票单位负责”的工作机制,合理设置财政票据流程体系,完善配套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优化业务流程,打通财政、用票单位和报销入账会计单位等系统,加强财政电子票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截至2021年6月,全省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86个县(市、区)、1751个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已陆续安装使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全省已上线财政电子票据单位共计18924家,累计开具财政电子票据约182.71万份,金额332.69亿元,涵盖医疗、非税、教育、社团、捐赠及往来等财政票据种类,实现了全票种、全领域、全市县“三个全覆盖”。

“我们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上线多项智能化服务,建立甘肃省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平台、甘肃非税和电子票夹等微信小程序、多功能自助终端等渠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一步提升财政票据服务水平,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省财政厅综合处负责人说。

同时,通过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我省机打纸质票据由每年2亿份减至7000万份、手工票由每年2000万张减至300万张,票据印刷费用由每年3400万元减至每年750万元,开票单位票据领用、保管、发放、销毁等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甘肃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的上线使用有助于完善用票单位财务内部管理规范,通过联通财务与收费终端的信息交互,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财政票据开具使用情况和财政资金收入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风险预警,为财政决策和管理及时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提升财政票据监管水平和效率。”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25 ——我省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见闻 1 1 甘肃日报 c268788.html 1 让数据多跑路 让百姓少跑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