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16日
第05版:党建

【我是共产党员】

苦口婆心化“干戈” 尽职尽责解纠纷

——记我省“枫桥式”人民调解员郭德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郭德唐,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自1994年7月担任人民调解员以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调解员使命,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今年,他被省司法厅评选为2021年度首批“枫桥式”人民调解员。

1994年,刚毕业的郭德唐就干起了人民调解工作,面对全新的领域,他一边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一边走乡镇、进街道,深入社区、厂矿企业和学校,宣讲人民调解和法律知识,把调解开展到乡村的田间地头、群众的家门口。

1998年,海石湾司法所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热线,郭德唐又成了热线接待员。电话铃一响,各种纠纷、矛盾纷至沓来。

郭德唐笑言,自己是苦口婆心的“郭奶奶”。他凭着一股“调不和、不罢休”的韧劲和细致耐心的柔劲,让一对对当事人握手言和。

有一次,郭德唐接到某社区尹某的求助电话,称妻子白某因与自己发生矛盾,起诉离婚。为帮尹某挽回婚姻,郭德唐多次到法院和家中劝说白某,他谈婚姻、聊生活,和白某一起探讨孩子的成长。最终,在郭德唐的多次劝解下,白某撤诉,夫妻二人和好。

多年来,他接听热线、接待群众达1000余人次,对一些仅靠电话沟通还不能放心解决的矛盾,郭德唐坚持在最短的时间内上门调解,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次,郭德唐在为农民工追讨工钱的过程中,先后接到两次恐吓电话。但他依然坚持调解,121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钱。

调解农民工欠薪矛盾,常常是一场“拉锯战”。遇到短时间解决不了的纠纷,郭德唐就“驻扎”在工地,督促矛盾尽快解决。多年来,郭德唐接待农民工2000余人次,为他们追回欠款近千万元。

从1994年入行,27年来郭德唐调处的矛盾纠纷达1800余件,调处率达98%,涉及金额1500余万元,他本人调处的纠纷多次被省、市、区评选为优秀案卷,他也获得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甘肃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郭德堂说,“面对矛盾纠纷和冲突,没人愿意掺和其中,但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我不但不能置身事外,还要想方设法往里钻。”2019年1月,红古区首家个人调解工作室——郭德唐个人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这对于郭德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调解工作的新起点。面对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他依然苦口婆心地“化干戈为玉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16 ——记我省“枫桥式”人民调解员郭德唐 【我是共产党员】 1 1 甘肃日报 c267037.html 1 苦口婆心化“干戈” 尽职尽责解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