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12日
第11版:文化

【文化视点】

染缬技艺的生命与灵性

鹤 鸣 (本文图片均为管兰生染缬作品)

嫣 红

致祁连

新丝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莉

他秉承家传,把古老的染缬技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

他把民间手工艺带入大学艺术教育课堂。

他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使传统染缬技艺以现代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从手工艺传承中最初的“活着”,到步入生活,这中间承载着的,是管兰生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还有“兰生染缬”品牌的绚丽蝶变……

当管兰生抬手打招呼时,我看到,他的手指粗糙,指甲缝里浸透着染料的颜色。

这是一双千锤百炼的手,在染缸里,就是要用手,要跟布亲密接触,要感受布的呼吸。

在他眼里,染缬是有生命、有灵性的。

管兰生是兰州交通大学染缬艺术研究所所长、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馆长、教授。

有人说,他是用绳子作画的奇人。也有人说,他是色彩的魔术师。

认识他10年,采访过2次,在我看来,他本质上是一位诗人。他和他的团队,都是用传统染缬技艺在织物上作诗的人。有时候,在染缬之外,他还要给作品配以激情洋溢的诗句,用以表达心中喷涌的炽热思想和情感。

“诗画都是从苦难中提炼出来的。”管兰生说。一如他的染缬之路,经历了早期的艰难,也在探索中破茧成蝶。

中国传统染缬,最主要的工艺有绞缬、蜡缬、夹缬和灰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绞缬,也就是扎染。

管兰生,1968年生,河北定州人,出生于一个传统手工印染世家。上世纪60年代,第四代传承人、管兰生的母亲杨银桥把技艺带到兰州。

管兰生从小耳濡目染染缬技艺,对织物印染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悟性。1988年,他考入西北师大美术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在临摹敦煌莫高窟壁画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服饰着迷,由此开始了研究。

1992年,大学毕业后,管兰生在高校任教,他通过文献整理、田野调查、比较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对传统染缬进行系统研究,逐渐形成染缬技艺研究体系。他还先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进修,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在此期间,开始接触日本、印度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印染。

丝绸之路构筑起了古代染缬文化艺术交汇的中心,特别是在汉唐时期,形成了庞大的染缬文化体系。后来,随着人类航海大发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而随之陷入几个世纪的沉寂。今天,提起染缬,人们更为熟知的,是明清以来的蓝印风格。

管兰生认为,截至目前,古丝绸之路上发现的染缬实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精美的染缬艺术珍品。他专注于丝绸之路染缬艺术研究,复活古老的染缬技艺。经过多年实践,他将中国绘画中的意境、西方绘画的色彩,以及家传的染缬技艺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染缬艺术,撇开明清以来传统染缬程式化语言,直接从大气、瑰丽、雄浑的汉唐丝绸之路染缬文化中汲取养料,有着动人心弦的绚烂,这也成为“兰生染缬”的艺术标识。

在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里,坐落着一座别样的博物馆——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

走进这里,满目的古朴清雅,而又色彩斑斓。

管兰生把染缬的过程,看作是“织物在一呼一吸间的生命禅修与蜕变”。

染料,大多取自天然,以植物染料为主,包括红花、蓼蓝、茜草,还有常见的葡萄、石榴、青核桃皮等,间或还用到少量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

印染的过程,主要分为四步:

首先是制色。采一枝花,揽一池靛蓝,于发酵、压榨、研磨、蒸煮、浸泡、储存中,让色彩缓缓流淌。

其次是制缬。把匠心赋予灵巧的双手间,捆扎、蜂蜡、灰药、夹板,防染成“缬”,工艺繁复。

一块正在制作中的披肩,几乎颠覆了我的想象。据《二仪实录》记载,鹿胎纹、鱼子缬,是中国传统染缬纹样。这块披肩复原的就是这样的纹样,不大的布面,被捆扎为成千上万的小疙瘩,每一个小疙瘩都像一座锥形小塔,仅是绑这些小疙瘩,两三个制作人员,花费了近一周时间。管兰生说,这里面的设计,可谓是“机关算尽”。

紧接着是染缬。承袭“煮、渍、暴、染”的染色古法,融合直接、媒介和还原三种染色方法,把“五花大绑”的织物浸入染液,在水火的淬炼中,开始神奇玄妙的蜕变。

最后是呈缬。拆缬后的织物,经过高温的熨烫,褶皱里的生命凝滞于画面中,有着不可捉摸、难以言传的神韵;或者织物由于染料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从深到浅的色晕,呈现出晕渲烂漫、变幻迷离的艺术效果。

综观管兰生的染缬技艺,是一个纯洁、通透、清雅的世界——

师法自然,天工开物,流溢出浓郁的传统气息和手工染缬的自然情怀。

对他而言,守住手艺,就是守住传统,守住一种遂心的快意。

把传统染缬技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是管兰生最初的探索。

植根于丝绸之路丰厚的文化土壤,他的染缬作品主要以丝路风光和花鸟系列为主。前者,以《飞天长卷》《孔雀河》《新丝路》《秦时明月》等为代表,着力表现丝绸之路的浩淼时空、沉寂的亘古豪情。后者,托物言志,状物抒情,雨打落花、绿满庭院、高山皓月、万古长空等,信手拈来,物我相融。

“一种颠覆传统视觉习惯的艺术冲击,抽象与现实互动,是传统手工艺术向大雅之堂的真正跨越,是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亲切拥抱。”这是外界对他的作品的评价。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3年,管兰生调入兰州交通大学。同年,学校创立染缬艺术研究所。他充分利用新的平台,拓展染缬艺术保护途径。

作为一名手工艺实践者,他打破传统手工艺家族传承或者师徒传承的既定模式,将染缬技艺带入高校传播领域,首创染缬艺术本科教育。截至目前,已累计有6000余名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选修染缬艺术专业课;同时,培养20余名硕士研究生,为染缬艺术锤炼了一批有别于传统手工艺人的研究、传承人群。

作为一名理论研究者,管兰生带领团队从西部民族迁移史、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比较等资料研究分析入手,运用类比分析、交叉移植等研究方法探析染缬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对敦煌壁画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勾勒出传统染缬文化继承、变革和发展的轮廓,为传统印染艺术的现代创新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基础。至今,管兰生已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篇,获专利20多项。

2014年,他负责组建兰州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染缬艺术博物馆,捐赠家族染缬珍藏,谋划布展、陈展等。博物馆集收藏保护、传播交流为一体,已累计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

2017年,管兰生及其团队染缬技艺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

2021年7月下旬,由他们承担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第五期研修班开班。汇集全国能工巧匠、专家学者,共同攻克天然染料难关,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是他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打开传承的门窗,让一缕缕清辉弥漫开来。”这是对管兰生染缬艺术传承的诗意描述。

2003年起,管兰生就尝试推动传统染缬技艺的商业化。

管兰生及其团队通过设计植入,把古老技艺、东方美学与现代艺术相嫁接,让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衍生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他们把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转化,产品涉及丝巾、旗袍、领带、披肩、布袋、眼袋、口罩、窗帘等。疫情期间设计的一款口罩,配上温柔的小诗,就有了浓郁的人文关怀意味。

同时,他们一方面建立杭州工作站,形成研究、设计、生产、营销闭合产业链,尝试打开国内外高端纺织品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陇原巧手计划”,推动非遗社区传播。

他们秉持取于自然、归于自然的艺术理念,立足于形成涵盖观光农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开启了又一段长旅。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12 【文化视点】 1 1 甘肃日报 c266444.html 1 染缬技艺的生命与灵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