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8月05日
第10版:百花

火 苗

陈忠祥

去拜访老同学老李,寒暄落座,老李就上了罐罐茶。

这些年,不变的是罐罐茶,变的是这熬罐罐茶的炉子。记忆中,最早是红胶泥手工打造的三爪土炉,后来就有了铸铁的火盆。到上世纪70年代末,乡下有了电,用电炉子熬罐罐茶,很是奢侈。那时,刚刚参加工作的老李,硬是给他爸整了一个奢侈品——电炉子。这款在今天来说土得不能再土的小电炉子,当年在老李爸的眼里有怎样的分量,只要你看到他唯有来客人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从搁架上拿下来擦得锃亮的电炉子,自会感知。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老李爸的电炉子也一代换一代地升级了。从简陋的铁皮支座升级到精致的铸铝支座,从仿大理石支座升级到陶土雕刻支座,造型越来越讲究,档次越来越豪华。眼前这款要算最新款,就是仿红木红款微型电磁炉。

说实话,我用电磁炉多年,还真没有注意过这么讲究的罐罐茶专用电磁炉。

老李是中学物理老师,想当年我们在高中时,玩半导体装配收音机,就数他最牛,到后来玩彩电加装个遥控器啥的更是小意思了。记忆里老李比较牛的一件事,是他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为全校师生开通了外语教学“校内通”,听说还有好几项专利在手。可是,这专业再牛,给他爸这么讲究的电磁炉加个发光二极管之类,也确实是有点画蛇添足了吧?

出门临别,我实在没忍住,还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么好的炉子,装个发光管,啥意思?”老李微微一笑:“一是老人习惯了喝茶的烟火味,虽说电炉子没了烟,但电炉丝烧红了还是有火的意思,这电磁炉不发光,就少了这个味;二是这炉子火着不着,老人眼睛看不着,心里就没了数,不注意会烫了手,还时不时的会忘了关,着实不安全。”老李的一番话解了我心头的疑惑。

现今,老李退休了,天天伴在他爸左右。看到洋气的电磁炉上冒出了红红的“火苗”,我深深体会到了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温暖和关爱。

也许这个“爱”字,我们这辈人很少挂在嘴边。而这对父子之间的爱,在流淌的岁月中,是那么细腻、绵柔、火热……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8-05 1 1 甘肃日报 c265110.html 1 火 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