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祥
去拜访老同学老李,寒暄落座,老李就上了罐罐茶。
这些年,不变的是罐罐茶,变的是这熬罐罐茶的炉子。记忆中,最早是红胶泥手工打造的三爪土炉,后来就有了铸铁的火盆。到上世纪70年代末,乡下有了电,用电炉子熬罐罐茶,很是奢侈。那时,刚刚参加工作的老李,硬是给他爸整了一个奢侈品——电炉子。这款在今天来说土得不能再土的小电炉子,当年在老李爸的眼里有怎样的分量,只要你看到他唯有来客人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从搁架上拿下来擦得锃亮的电炉子,自会感知。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老李爸的电炉子也一代换一代地升级了。从简陋的铁皮支座升级到精致的铸铝支座,从仿大理石支座升级到陶土雕刻支座,造型越来越讲究,档次越来越豪华。眼前这款要算最新款,就是仿红木红款微型电磁炉。
说实话,我用电磁炉多年,还真没有注意过这么讲究的罐罐茶专用电磁炉。
老李是中学物理老师,想当年我们在高中时,玩半导体装配收音机,就数他最牛,到后来玩彩电加装个遥控器啥的更是小意思了。记忆里老李比较牛的一件事,是他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为全校师生开通了外语教学“校内通”,听说还有好几项专利在手。可是,这专业再牛,给他爸这么讲究的电磁炉加个发光二极管之类,也确实是有点画蛇添足了吧?
出门临别,我实在没忍住,还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么好的炉子,装个发光管,啥意思?”老李微微一笑:“一是老人习惯了喝茶的烟火味,虽说电炉子没了烟,但电炉丝烧红了还是有火的意思,这电磁炉不发光,就少了这个味;二是这炉子火着不着,老人眼睛看不着,心里就没了数,不注意会烫了手,还时不时的会忘了关,着实不安全。”老李的一番话解了我心头的疑惑。
现今,老李退休了,天天伴在他爸左右。看到洋气的电磁炉上冒出了红红的“火苗”,我深深体会到了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温暖和关爱。
也许这个“爱”字,我们这辈人很少挂在嘴边。而这对父子之间的爱,在流淌的岁月中,是那么细腻、绵柔、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