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7月23日
第08版:百花

长城大烽墩

刘恩友

说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明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许许多多与嘉峪关紧密相连的烽墩和关隘,大红泉墩就是这许多烽墩中独特的一座,说它独特,是因为它是“明长城西端起点第一墩”。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和一群研究文史的人坐一辆中巴车,顺着一条土路,一直沿祁连山脚走。当时的思绪很跳跃,想象这个烽火墩要么是红色的,要么有一条泉流缠绕在它周边,要不然,怎么叫大红泉墩呢?

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古时战事发出警讯的最前沿。其实,我的想象是正确的。据史料记载,古人修筑烽火墩的地方必定有水,要么有河流,要么有泉水,供烽墩上守备的士兵生活所需。如宁夏中卫西汉始建的烽火台,高14米、长宽各32米的四方形巨大土石建筑,在明代以前长城烽火台中规模最大,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就离黄河不远。如此之大的修筑工事,光是起始的建筑工程,水的用量就非常之大,更不要说后期大量驻兵把守的生活之需离不开水。如果远离水源,既无法修筑,也无法把守。

而这个大红泉墩,修筑于嘉靖八年(1529年)。《秦边纪略》载曰:“肠子沟红泉墩,长城所自起也。”《嘉峪关志》也载:“套虏由肃州南山讨赖川过,欲入里境,边山不能透出,则由肠子沟、红泉等处逼关南长城尽处出没。”可见,大红泉墩也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嘉峪关除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之外,全境还有43.6公里长城墙体、8座关堡、49座烽火台,近20种长城形态。而这座大红泉墩实为明长城西端起点的第一墩,它耸立于祁连山与广阔无垠戈壁相接的峡口,视野开阔,向西的玉门地界和向东的嘉峪关地界一览无余。在离墩台的不远处,有大面积的祁连山黄泥山体,呈褐黄色,有足够修筑墩台的黄泥料。爬上松软的黄泥山顶,我似乎看见修筑墩台的队伍浩荡而来,原始的劳动场面沿着山脚铺开,嘈杂声在山谷中回响,不绝于耳。黄泥山体也许最初都抵到这片戈壁中间了,被修筑长城的人们一车一车地拉走,黄泥山体就萎缩到远处几乎无法分辨出来的山壁了!之前我一直在想,嘉峪关修筑长城的那么多黄土是从哪儿来的呢?这次偶然的发现,算是揭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是我们人类的想象无法企及的。傲然伫立的祁连山,真的是可以容纳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小的到比头发丝还细的发菜,大的到高及云天的峰峦,硬的有坚硬无比的矿石,软的有遇水即化的黄泥土,还有戈壁上多种多样的草、刺、花等。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事智慧,是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的。

确切地说,大红泉墩是祁连无数杰作中的一种。墩台的南面,顺山而下的低洼平缓地带,还有河流的痕迹。想想看,雪水融化的季节,带着冰碴的水流顺祁连山而下,冲冲撞撞、哗哗啦啦,闯入空阔的戈壁,一副欢腾入海的样子,这墩台旁还要什么泉啊!但事实上,离墩台不足一里的山坳里一定有泉,密密匝匝的芦苇荡下,泥土潮湿,这潮湿一定从来不曾干枯过。有水的地方,才有芦苇。阳光里,芦苇泛着明黄色,像顺坡涌动的水光。而水就在大红泉墩下几米处,水流虽然不大,流了不到三四米好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却源源不断。这也是一种奇观。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烽火墩或烽火台,在各朝代有不同的称谓,汉代时称作亭或燧,有时合称为亭燧,唐宋时期称作烽台,明代称作烟墩、墩台。这些烽火墩或烽火台,每两座之间,一般相距十里左右,也有距离五里左右的。在嘉峪关外,长城沿线,有很多座烽火台,它们有的在长城内侧,有的在长城外侧,有的则位于两截长城的连接处,我的实地考证,更坚定了史学家们所提出的“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的说法。

我绕“大红泉墩”转了几圈,一黑一白的两块石碑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大红泉烽火台”等字样,黑碑上白字,白碑上红字。一般烽火墩旁都有碑石,上有注释碑文,大抵是介绍当时的守军情况,关于这个墩台,没有太多的文字。

曾在嘉峪关东北的野麻湾村北边的墩台处瞭望,东西南北尽收眼底,尤其那一条东西走向、时起时伏的山脊,似一道天然的长城,阻隔着北部戈壁的风沙对嘉峪关盆地的侵袭。山脚下留出的一条自然走廊地带,是专为西去的马匹和骆驼留出的路吧?

烽火台都有独特的布局,它们大都修筑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临近的三个烽燧基本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内,为的是随时查看和传递消息。烽燧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据考证,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在对嘉峪关周边烽火墩无数次的踏访中,这种规律很普遍。在当时的军事防御中,用烽火、鼓声作为报警联络的信号。到了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烽火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在点燃烟火的同时,增加了放火炮示警等内容,如敌人有一百人内,举一把烽火、鸣一声火炮;五百人举两把烽火,鸣两声火炮;上千人则举三把烽火,鸣三声火炮,依此类推。用这样的烽火制度来传递军事信息就更加迅速和准确了。

这些烽火台,都是用黄土夯土打筑起来的,有的也用土砖垒筑。在空旷的川道里,经常会看到一座座烽火台,各守一片山头互相对望,仿佛它们就从那一座座山体里长出来的一样,细看又像一堆堆风干的麦草垛,随时都有可能被阳光点燃的样子。长城的雄伟,已深入国人的心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烽火墩,既是伟大长城防御的一部分,也是长城雄奇的部分。此时此刻,阳光下的大红泉墩,像默默坚守长城的卫士;也像是古人给现代人讲述古老的传奇故事,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执著的信念;也似大漠戈壁举起的火把,随时准备向我们播报平安和吉祥。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7-23 1 1 甘肃日报 c261669.html 1 长城大烽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