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7月21日
第06版:综合

庄浪:赋能产业 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曹小成

今年以来,庄浪县郑河乡生态散养鸡养殖基地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依托村集体及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132万元资金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夯实了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庄浪县通过“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的方式发展产业,全县实现产业多元发展。如今,庄浪县突出产业规模化、基地化、机械化、订单化发展,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全面提升产业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规模化布局 产业扩量提质

坚持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庄浪县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紧盯牛、果、薯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张,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突出特色”的思路,打破乡镇界限,集中连片成带发展产业。

在朱店镇北川万亩果园基地,家庭农场正成为果产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朱店镇郑山村家庭农场主吴利斌流转了50多亩土地经营果园,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带动周边果农增收致富。“每年套袋、匀花、摘苹果的季节,都会请人干活,每人每天100元。”吴利斌说。

据了解,为有效提升果产业发展优势,庄浪县对65万亩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新植补植短枝型红富士苹果2.6万亩,建立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基地45万亩;建成5个万亩产业示范区,带动建成西南部五乡镇有机苹果示范区5.6万亩和西北部五乡镇梯田生态苹果示范区22万亩。同时,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经营能力。

“我们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之举,纵深推进农村改革,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建基地、扩规模、抓技术、强管理、拓市场、增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全链条延伸,进一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庄浪县农业经营服务中心主任张晓明说。

科技化繁育 基地试验示范

在马铃薯产业方面,庄浪县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雾培法”技术,扩繁和转接马铃薯脱毒瓶苗153万株,移栽雾培苗28.8万株,建成以“庄薯系列”为主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25万亩,建设万亩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万亩;建设以“朱店—水洛”为核心的马铃薯加工示范基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走进庄浪县脱毒种薯繁育中心,一片片种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庄浪县陇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强强正在查看薯苗。

“我们将继续打造庄薯品牌,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优势。同时,在公司化运作方面,和合作社积极配合,为合作社提供原原种。”马强强介绍说。

产业化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在水洛镇的宫灯厂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吊沟村村民史九菊去年来到宫灯厂打工。自从有了稳定的工作,她心里踏实多了。“以前在家里只能种马铃薯、玉米,自从有了厂子,我也能上班挣钱了。”

近年来,吊沟村探索形成“畜(牛)—沼(肥)—果(菜)”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效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土地、资金和劳力资源。“通过四种养牛模式,吊沟村的养牛规模已经达到710头以上。”庄浪县水洛镇党委副书记王明珠说。

由原来的农户散养到合作社规模养殖,农民养牛专业合作社在庄浪县各乡镇快速兴起,“党组织+企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助推效益显现。目前,像吊沟村一样的规模化养牛场已经达到42个,全县牛饲养量稳定在12万头以上,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7-21 1 1 甘肃日报 c261008.html 1 庄浪:赋能产业 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