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7月16日
第09版:百花

山背后的古今

武志元

初夏时节,我行走在老家山背后的田埂上,山湾里一片寂静,只有风与树叶私语的飒飒声,而这种飒飒声似乎洋溢着人们能听得见但不一定听得懂的意韵。几个种完洋芋准备回家的乡亲,有的在掐苜蓿,有的在剜苦苣,随手放在背斗里。

望着他们背上背斗回家的身影,我想起了前不久在方志上看到的一首《古今古》的顺口溜:“古、古、古今古,古今湾里打老虎。老虎打到山背后,碰见爷爷编背斗。背斗编得大大个,驴粪拾得多多个,炕眼填得热热个,娃娃睡得憨憨个。”

“古今”是指古往今来发生的事。小时候能听到“古今”,那一定很文化、很惬意。会讲“古今”的人,一般是知晓水浒、三国、西游的人,能听到“古今”的夜晚一定是一个奢侈的夜晚。

费解的是“古今湾里打老虎”这一句。在一个干山枯岭的地方,如今连狐狼都不见踪影了,哪有老虎之类的大虫?有这样的说法莫非有这样的事?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老家这一带也是一个林茂草丰,百兽聚居的地方。而且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西海道家塬”。从地理书上,我们知道中国有北海、东海、南海,就是没有西海。我一直在琢磨,按照古人起名的套路,一定有一个“西海”在其中。那么,西海的海是不是就在道家塬一带?

“老虎打到了山背后”。此山背后是何山背后?有过老虎吗?编过背斗吗?

在我的记忆深处,山背后没有编制背斗的作坊、工厂抑或是生产基地。可关于背斗的记忆,是沉重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背斗依然是老家主要的劳动工具,出门上地顺手就得背个背斗,拿把铁锨。碰见驴粪,拾回来晒干,用于生炉子烧水或者填炕眼。碰见猪狗粪,拾来用土压埋作为肥料。三九严寒,滴水成冰。天明时分,母亲在做早饭,我就跟着父亲背粪。黄蒿湾垴的一块地大半已平整成了梯田,雨天又能拦住山水,是父亲务操得最为着力的地块。父亲背的是大背斗,我背的是小背斗,沿着山边边上羊走的路,背上两三里路才能到地头,有时候实在肩背疼痛乏力,就顺势靠在山帮帮上缓一会儿。

年复一年,背出背进,背来背去,循环往复。冬春背的粪很沉,冬天还得到山里拾柴。夏秋背的是给驴铲的青草,或者拾的麦穗之类,不是太重。就这样把山里有用的东西背到家里,把家里累积的粪土背到地里。在庄稼人心中,这世上几乎没有一样多余的东西。就是这只背斗,盛放着他们的生活,而这也许就是一个生命应有的底色。这底色,铺就了“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与珍惜;这底色,铺就了先苦后甜,穷则思变的安慰与砥砺。背着背斗的祖辈们一代又一代地走过来了。

还是回到顺口溜上来吧。且不说这“山背后”和“爷爷”是虚拟还是确指,对号入座没有意义,权当这首顺口溜就是为山背后吟的吧。在山背后,我的爷爷背背斗的时长与沉重肯定是我不能比的。

这年月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型拖拉机和农机具已广泛使用,以前的那些农具,包括背斗,已成为农耕文明的“陈列品”,去见证过往的故事了。

云,在天边。山,在眼前。地里的青苗越长越高,背斗,似乎还在身上,这背斗里盛放的是山背后人不离不弃的“行囊”。春生夏长,按照父辈们“冬不走弯,夏不走捷”的说法,我还得留心踩坏了庄稼。沿着这蜿蜒曲折又无边无沿的山路继续行走,似乎耳畔依然回旋着“山背后,编背斗”的吟唱。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7-16 1 1 甘肃日报 c260209.html 1 山背后的古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