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7月16日
第04版:综合

【我是共产党员】

为草不知愁,韶华到白头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任继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法伊莎

最近,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而今须发皆皤然,但是任继周埋头科研的心劲儿不减。为国为民为科研,他志在草原,从未改变。

虽已97岁高龄,任继周身体依然硬朗,早上9时到12时,下午3时到6时,是他每日固定的工作时段。“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想要多发一分光和热。”凭着这份热爱与信念,任继周扎根西北71载,围绕草业科学领域,坚持教研并举,成为我国现代草业科学奠基人之一。

立志科研报国

1924年11月,任继周出生在山东平原县。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亲眼目睹抗日战争之悲壮惨烈,也深知自己“是在先烈的血肉长城保护下才得以幸存”。

高中时,任继周便下定决心报考国立中央大学畜牧专业,“要改变国人膳食结构、让国人更加强壮!”他决意结束国人颠沛流离吃不饱饭的日子,不再忍饥挨饿。

1948年,任继周大学毕业,经其老师、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推荐,他受聘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开始跟随王栋教授进修牧草学。“1949年4月,我在南京看见过解放军,感觉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当时我就觉得,中国共产党,就是出人才。”任继周回忆道。

1950年,任继周离开南京前往兰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与牛羊同居,与鹿豕同游。”临行之前,王栋如此赠言,勉励他扎实工作、踏实做人,做出一番事业。

行程艰难。走土路、睡土炕,任继周夫妇用了21天才抵达兰州。

到达兰州后,他马上开始调研,花了一年时间走遍甘肃,对全省草原状况进行了初步考察。

任继周庆幸自己听从西北的召唤,来到这里:“甘肃横跨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再到内陆河流域的荒漠地区,从湿润到干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草地类型非常复杂,我可不能放过这块宝地。”就这样,他扎下根来,在甘肃从事草业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56年,任继周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草业科学领域首位院士。

极尽教研职责

70多年来,任继周潜心草地农业研究,带领团队永攀科学高峰,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50年代,6月飞雪,他睡帐篷、钻草窝,与虱子、臭虫及各类毒虫同眠,甚至用杀虫剂溶液浸泡衣裤制作“毒甲”进草原,终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甘肃天祝高山草原站;

50年代末,他提出草原的“气候-植被-土壤”综合顺序分类法,后发展成为可以覆盖全世界的草地分类方法,较国外同类研究早了8年;

他与第八机械工业部的科研人员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解决了草皮通气透水的问题,使我国北方草原生产能力提高了1倍;

他还建立了草地农业系统,提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四个生产层、三个界面、三个发生因子群,在我国食物安全、环境建设和草业管理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

然而,“一枝独秀”并非任继周的作风。他将丰富的科研经验“糅进”草业专业教学,立德树人,带出了中国草业科学的“黄埔军校”。

大跃进时期,白天劳动,他便挤出晚上的时间搞专业。从晚9时到第二天凌晨5时,彻夜编写教材。他编写的《草原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部献礼国庆十周年的草原学教材。

之后,他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4门课程,先后主编出版同名统编教材;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倡导创办了草原专业;主持制订了以《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培育学》等专业课为重点的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等。

任继周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教授回忆道:“1972年,我第一次听任先生的课,他的课生动有趣,能使人强烈感受到草原学的深厚底蕴。”在任继周的支持培养下,南志标成为我国草业科学领域的第二位院士。

用心育人从未止步,“从社会舀取一瓢,要反馈社会一桶。”2020年底,任继周倾尽家中积存,累计捐赠300万元设立奖学金,激励莘莘学子。

源源不断发光热

上世纪80年代,任继周申请创办了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研究起农业结构改革。

在做草原调查的过程中,任继周经常接触农牧民,他的思考领域也逐渐延伸到“三农”问题。

“改变农业结构、实施草田轮作,土地肥力会增加。种粮又种草,增加动物生产层,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又可以丰富食物(肉类)来源,提高农民收入。”任继周时刻关心着群众的餐桌和腰包。

之后,任继周还带领学术团队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及沿海滩涂地区,深入开展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逐步形成了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还陆续培养出一批懂得草地畜牧业管理的干部和现代农民,帮助大批农牧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然后,走深一步,任继周开始从农业伦理层面寻求一些难题的答案。

2014年秋,经过其多年准备,“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在兰州大学开设。“农业伦理学”第一课,90岁高龄的任继周全程站立一个小时进行授课;在他94岁时,主持启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草业卷》修编工作;又鉴于全国农业类院校和专业本科尚无开设农业伦理学课程,他积极编写本科生教材《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即将付梓。

如今,关注草原一辈子的任继周,正思考人、地、自然的关系,探索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微伦理,想为我国未来生态健康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一把“草业钥匙”……

由于贡献突出,任继周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业科学工作者”称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最美奋斗者”称号等。今年,他又被授予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谈到这些奖项,任继周深情地说:“晚年获得的这些荣誉,使我更加内疚,我做得还不够多!感谢党和国家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我将利用有限的余年,全力倾注于草业科学,直到生命的终点。”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7-16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任继周 【我是共产党员】 1 1 甘肃日报 c260177.html 1 为草不知愁,韶华到白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