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春什加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玛曲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甘南州委州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着力在精准识别、投入支持、聚焦重点、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求突破,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现如今,群众日子越过越好了,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了。
党建引领 聚力攻坚奔小康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在阿万仓镇道尔加村,提起牧民党员特布考,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15年来,他给贫困群众送牛、送羊、送马、送钱,累计帮助贫困户100余户,总金额达200多万元。2011年,在县乡党委的支持下,他成立了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全村13户贫困户加入进来,每年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这些年,在党的惠民政策帮助下,我们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吃穿住都不愁。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带领群众奋斗,走上致富路。”特布考笑着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阿万仓镇沃特村,曾经是全县15个贫困村之一。如今,走进沃特村,牧家乐、帐篷城等旅游设施应有尽有,游客络绎不绝。沃特村党支部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旅游度假村等一系列产业项目,使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同时,还鼓励动员牧民党员转产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拓宽了增收渠道,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了由贫困村到文化旅游标杆村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玛曲县按照“抓好党建促脱贫,围绕脱贫抓党建”的整体工作思路,坚持把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通过增强党员示范带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稳定就业 为脱贫夯实根基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之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玛曲县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通过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强化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等关键性措施,因地制宜,扶持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玛曲县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就业创业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以来玛曲城镇新增就业45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6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65%。为66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贷款,累计开发各类公益岗位786个,为36户市场主体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为50名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落实失业保险金及岗位技能提升补贴;为14家企业返还事业保险稳岗补贴;对全县105户参保缴费企业单位进行了划型,累计缓缴社会保险费258.79万元;招聘、引进、安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49人;组织1072人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网络教育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劳动力806人次;举办招聘会3场,实际解决就业100人;以东西部协作为机遇,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转79人。
易地扶贫 搬进新家幸福来
错落有致的新房、平坦宽阔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地……在尼玛镇贡玛村,一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了青山绿水间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村民扎西拉毛家里,两个孩子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看书,茶几上摆放着苹果,屋子里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以前遇到连雨天,外面下大雨,帐篷里下小雨,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现在真的过上了好日子!”扎西拉毛深有感触地说。为了放牧,她和两个孩子以前一直在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如今,一系列的扶持措施让她尝到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滋味。2014年,扎西拉毛被评定为建档立卡户后,帮扶干部们帮助她家实现易地搬迁定居,还帮助她申请了扶贫贷款,并入注到附近的养殖合作社。目前,加上合作社分红、护林员工资等,扎西拉毛一年下来能有3万元的收入。2018年底,她家实现稳定脱贫。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玛曲县重点解决牧民群众定居问题,始终把安全住房作为脱贫攻坚任务的重中之重,先后实施游牧民定居、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工程,极大改善了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
玛曲县坚持把改善提升贫困群众人居环境作为消除视觉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督查体系,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创建”“牧村人居环境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牧村生活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制度,彻底消除了牧村脏乱差现象。全县紧紧围绕“七改”(改路、改房、改院、改厕、改圈、改灶、改人)目标,4年新建96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解决了牧村厕所革命、污水和垃圾处理、村庄清洁等难题。整合各类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条件和院内外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