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6月14日,端午,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内红歌嘹亮。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元古堆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乡亲们手摇红旗,不时跟着哼唱几句。元古堆村通过这一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活起来。
白海红是村里的老党员,也是元古堆村农光互补食用菌产业园区的一位管理者。当天一大早,他特意穿了一身西装。“是党为我们带来今天的好日子,刚才再次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心情特别激动,穿这身西装来参加活动显得正式。”说着,白海红笑了起来,现在的元古堆人穿衣服开始赶时髦看场合了。十年前,村里的乡亲们一年四季基本两三身衣服。
元古堆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1465.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3%。这些年,在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元古堆群众自力更生,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目标。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较2012年增长近8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元古堆村党支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增收点,种植羊肚菌20亩,培训羊肚菌种植人员65人。村民王永林家里种了1亩羊肚菌,此外他还在村农光互补食用菌产业园内务工,一年下来,个人收入达到三四万元。
小小羊肚菌,增收作用大。数据显示,元古堆村羊肚菌产值每亩达到2万元。
“以前我们元古堆村是远近有名的‘烂泥沟’,都是人往外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更别说举行活动了。”王永林站在村史馆外,临近村广场,说话间,阵阵歌声传来,“现在村里的活动多了,全村人的精神面貌也改观了,我们更自信了。”
王永林今年53岁,村史馆斜对面就是刚建好的敬老院,他告诉记者:“敬老院的建成,让全村的老年人心里踏实了,老人们都很高兴,等我们老了也能有所依托。” (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