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种子的发芽需要时日,果实的成熟需要经历风雨,教育莫不如此。每个孩子都似一朵与众不同的花儿,有耐不住寂寞的小精灵,有迟迟不愿睡醒的小懒虫,或开得灿烂丰满,或开得缓慢瘦小……不论多么千奇百怪地绽放,我们总会等到满园芬芳、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时候。”
“教育,好似培育花种,爱心、细心、耐心交织在一起,就会让满园的花儿怒放!我们只想静听那花儿开放的声音……”
陇西县渭州学校校长郑国栋,在学校2012年至2015年学生文萃合集《花开的声音》中这样写道。
渭州学校,坐落在陇西县巩昌镇崇文路北,建于2012年7月,是为加快全县中小学城区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原陇西三中校址上新成立的九年制学校。
建校初期,渭州学校几乎是“一穷二白”。回忆过去,郑国栋颇为感慨:“2012年夏天学校第一次招生,我和老师走街串巷宣传,很多家长都持观望态度。”
数据统计,第一届新招学生中,68%以上是农村留守儿童,习惯养成较差;80%以上教师从农村学校选调而来,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开学后第一个月的家长会,郑国栋一下子“懵”了——几乎全是爷爷奶奶来,有为数不少的老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渭州学校没有历史,就只能创造历史。”郑国栋说。
九年来,渭州学校从10来个教学班发展到71个教学班4500余名学生,并且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初步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沃土,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的办学愿景。
渭州学校——何以能?
“一群人一起往前走,才能走得更远”
人,需要精神。一所学校要想成功,同样需要精神。
郑国栋说,现在全校师生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渭州人。渭州人在九年的教学实践中淋漓尽致地诠释着自己的办学理念:敢担当,讲协作,能吃苦,有办法。
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心里就长了劲儿,再高的山也能攀过去,再深的河也能蹚过去,再远的路也不怕走不完。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只有有了好老师,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才会立足社会。郑国栋认为这九年来,最让自己骄傲的是“我们的教师队伍成长快。”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渭州学校没少下功夫。“站讲台的人,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我们对老师的培训力度很大,几乎每位老师都参加过至少三四轮的培训,全国各地都去过。”郑国栋说,“此外,我们还请专家和优秀教师来学校讲课、做指导。”
担任九年级物理老师的南一舟在2014年调入渭州学校前,没怎么出过定西市。但是到渭州学校后,上海、云南等地都留下了她参加培训的足迹。
“这些培训和讲座对我们很有帮助,”南一舟告诉记者,“记得有一次郑校长请来专家讲课,做物理课的浮力实验时,专家是把弹簧挂到铁架子上,再端着水杯往上慢慢移动,学生看得更直观。我们之前都是自己拿着弹簧,把弹簧放水中,这样稳定性不是很好。”培训与讲座,不仅让南一舟开了眼界,吸收了新观念,也让她在细节上不断完善。
此外,郑国栋说,为了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全校教师评比中按学科和年级分团队打分。如此,老师们之间讲协作,互相补台,互相帮助。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互助精神,渭州学校还有一个妙招——磨课。所谓磨课,取“打磨”“磨练”之意,相关学科老师一起听一位教师讲课,课后大家坐下来,轮流提出自己的建议。几番讨论下来,授课教师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从而提升讲课水平。
今年4月底的一天,学校大办公室内,几位教育界人士听完语文老师董亮亮的一年级语文课《动物儿歌》后,围坐一起,轮流发言:
“卡片设计不要太花,颜色也不宜过杂,否则会过多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让孩子书写生字时,要注意引导坐姿,不妨带着孩子把写字口令再念一遍。”
“课堂中为什么没有让孩子们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呢?要加强孩子们对工具书的使用。”
……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建议直接又中肯,董亮亮把每一个重点都认真记在本子上。
说起磨课,语文教师陈丽英说,第一次“被磨课”时很紧张,大家都是实打实地提意见,没有走形式、留面子之说。
“你要引导孩子,让孩子们学会举手发言,不要乱抢,为他们输入秩序意识。”
“你的课堂设计上有点杂,内容太多,孩子们的接受效果反而弱一点。”
虽说第一次磨课是在6年前,但陈丽英对这些建议记忆犹新:“磨课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在渭州学校,我们老师不是单打独斗。一群人一起往前走,才能走得更远。”
“种桃,种李,种春风;
养花,养草,养心灵”
真正的教育,在于心灵的滋养和启蒙,像拂进孩子们心田的一缕春风,让孩子们感到被尊重、被关爱,为孩子们打开破土而出、自由成长的一片天地。
渭州学校本着“多姿多彩,自由生长”的校训,让教育回归本真、关注天性、尊重个性。
走进渭州学校,记者发现每一座教学楼的名字都匠心独运,无不蕴含着“尊重”“自由”与“独特”之精神:培元楼,源于教育家蔡元培之名,“元”,事物之根本,发展之肇始,“培元”,关注学校、教师和学生根本,为其发展创造适宜之环境;立特楼,源于教育家徐特立之名,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突显个性;知行楼,源于教育家陶行知之名,知行,乃知行合一,认知与实践相互促进。
“我们的社团活动多,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也多,有20多个。我们是全县唯一有校车的学校,把学生们拉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大自然,不失为好课堂。”郑国栋说,学校淡化唯分数化的色彩,更注重个性的成长和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评比中,学习成绩分占80%,安全纪律、卫生习惯和书写习惯占考核分数的20%。
正对渭州学校大门口,有一座打开的书本雕塑,右页上赫然刻着24个大字:“练一个好身体,写一手好字,讲一口普通话,做一位明白人。”
郑国栋手指雕塑说:“这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我们提出的口号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即教育,我们提倡学生‘好好用餐,好好健身,好好学习,好好审美’。”
真正的教育在于心灵的滋养和启蒙。从倡导孩子们捡拾垃圾到组织国旗下的演讲,都是渭州学校为幼小的心灵中注入“美”的有效之举。
在所有学科教学中,语文是最基础、最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让孩子们学会阅读与写作,更训练了思维、传承了文化、涵养了品性。
渭州学校语文教师解娟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阅读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海量阅读经典,还给家长推荐书籍,力争每个家长一周能陪孩子读半小时书。
解娟在课堂上开展了各样阅读活动,“古诗朗诵会”“请给我讲个故事吧”“夸夸我的同桌”等,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走到同学面前,分享阅读,表达自我。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后,孩子们都变得自信起来,即使个别孩子一时忘词了,也能真诚而大方地向大家道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解娟说:“我始终认为,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成长路上呈现的不只是家长满意的分数,而是阳光的心态、自信的笑容、勇敢的胆识。”
渭州学校学生常嘉怡通过阅读明白:“读书要专心致志,学习一定要抓紧时间,勤奋努力,有疑问的地方反复思考,主动请教他人,求得正确的答案。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不能自轻自贱。”
同班的冯雅兰最喜欢的书籍是《格林童话》,从阅读中她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支持。”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南一舟曾在一篇心得中,用冰心的这句诗形容自己和孩子们的相处模式。
小佳是南一舟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上课看小说,放学后不回家,经常在县广场溜达,让南一舟颇费心血。
后来,南一舟了解到,小佳父母离异,父亲又常年在外地工作,他便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南一舟说,小佳的父亲曾说:“这孩子我不管了,我放弃了。”
“我管!”南一舟的教学生涯中,从不会放弃一个孩子。
南一舟说,在县城里,有些家长并没有完全认可家校合作的理念。有一次,她想请一位家长到学校谈一下孩子的纪律问题,还被家长训斥了一番:“一有事情就叫家长,老师是干什么的?我还要打工呢。”
“说实话,当时我挺委屈的,但是一看到孩子们,委屈就消失了。”南一舟说。
不管小佳父亲态度如何,南一舟都一如既往地关爱着小佳:“娃娃们在我手里先要成人,再成才。”她经常发挥肢体暗示的作用,轻轻地抚摸小佳的头,或者拍拍他的背,为孩子投去鼓励的眼神和赞许的微笑。
慢慢地,小佳发生了180度转变,不仅上课不再看小说,放学后按时回家,还会主动帮老师承担班集体的事情。“小佳爱帮助同学、关心班集体了,我就让他当班长,他做事很尽心,让人满意。”南一舟说,在当年的中考中,小佳考入陇西县第一中学。2020年,小佳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说话间,南一舟的眼眸里闪烁着幸福与自豪的光芒。
正是这种“赏识教育”,让孩子们的生命得以舒展。
一年级(2)班班主任马宏奎虽是一位男老师,也同样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他的班级中,来自漳县的小欣(化名)由于父母在外打工,跟着70多岁的爷爷在学校附近一间出租屋生活。
“老人对孙女十分溺爱。由于老人有腿疾,在接送孙女时经常拿着凳子,随时坐一下。”马宏奎说,“2020年下半年的一天,我看到一放学小欣就把餐盒和书包全都塞给爷爷,老人背着书包,一手拎着餐盒,一手提着板凳,佝偻着背,一瘸一拐地离开。”
从一定程度上讲,为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远比教会孩子认识生字、学会算术更重要。一天下午放学时,马宏奎把小欣和爷爷留下来,说要拍一张照片供学校活动选用。次日,马宏奎把小欣叫到办公室,问道:“你觉得爷爷老吗?”
“很老了。”小欣回答。
马宏奎又问:“那爷爷身体好吗?”
“不好,经常腿疼。”小欣又答。
这时,马宏奎抚摸着孩子的头说:“爷爷年纪很大了,腿又经常疼,以后自己的餐盒、书包要自己拿。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你与爷爷为伴,要学会照顾好爷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欣点点头。
后来,马宏奎偷偷观察过几次。他发现,小欣不再让爷爷帮自己拿东西了。
马宏奎说:“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特别重要。一个良好的习惯,将会潜移默化地滋润孩子的一生。”
“以绽放的姿态演绎生命的绚丽,撰写生命的美妙”
2021年4月25日,陇西客户端发布了这样一条新闻:
“4月23日中午,陇西县城乔家街边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蹲坐在路边,暖心一幕出现了——一群刚刚放学的小学生立即跑过去,有的递饼,有的给钱。很快,老人的布袋就被塞满了。孩子们在给钱给物的同时,还‘不放心地’一再叮嘱老人‘把钱带好,按时吃饭’。老人被孩子们的举动深深感动。”
做好事的桑海婷、鲁佳妍、陈文瑄等小学生都是渭州学校的孩子。鲁佳妍说:“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做一名向上向善心怀感恩的人。我会加倍努力学习,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坐在公交车上,我们渭州(学校)的孩子都会站起来给有需要的人让座。”郑国栋这句短短的话里,满是自豪和对孩子们的赞许。
“在春风拉着小草的手轻摇的季节,花园里的花便次第开放。和煦的阳光下,花儿轻盈地随风飘舞,余香袅袅。以绽放的姿态演绎生命的绚丽,撰写生命的美妙!于是,我们便轻轻地守望他们做带着露珠的晶莹剔透的清梦,守护他们娇羞的含苞待放的容颜。并以莫大的耐心,满怀期待和渴望,静静地陶醉在他们绽放的旋律中。”翻开《花开的声音》,郑国栋的文字再次跃入眼帘。
的确,把春天打开,让每一个平凡的小心灵得到爱的普照、自由成长,为他们的人生描绘温暖的底色。我们深信,每一个得到呵护的心灵会更丰盈、更纯粹、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