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抛却城市的喧嚣,迎着车窗扑面而来的清风,车子开往李子坝的乡间小路上,空气弥漫着淡淡的青草味道。山路蜿蜒曲折,周围绿意环绕,深绿的是重叠的山峦,浅绿的是不知名的灌木,偶尔还夹杂着几片或红色或白色的野玫瑰,山间的水流也被掩映得更加清澈。
坐落在北纬33度的李子坝茶园,隶属甘肃文县碧口镇,与川、陕交界,是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地处摩天岭南坡的村庄。茶园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深山之中,林密土肥,云雾飘渺,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较多,极为适合茶树的生长。其茶叶因汤色清亮,味道醇厚、经久,空杯留香的特点而驰名陇上。“高山雨雾出好茶”,好的地理环境、好的气候条件、优质的茶树原料使这里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对于当地人来说,茶树是大自然的恩赐,一山连着一山,一片连着一片,家家种茶,户户卖茶。茶叶成为李子坝村的特色主导产业,户均年收入达五六万元。
从木鱼下高速,穿过四川省的青川县城进入李子坝,一路上山峦起伏,薄雾轻飞,绿林苍翠,时不时在群山环绕中感受峰回处路转、柳暗处花明,心情豁然开朗。远方的群山绵亘,懒散地在东西南北四方绵延起四座山,就在这些山的中央呈现出大片大片的茶园,周围隐现出一小片、屋脊相接的屋子,犹如一幅画卷铺展在群山环抱中,有种“山暮烟重重,路隐林深深”的美感。
经过一条村间小道,穿过一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木刻牌匾,便走进了李子坝。路边清澈的溪水轻吟低唱,恍如灵动的无弦琴,礼赞这大美自然。李子坝村近200户人家,每户人家房子之间没有围墙间隔,背靠青山,出门就是茶园。远远望去,房屋若隐若现,雨天过后,薄薄的雨雾常常缠绕在青山半腰,颇有一种水彩画的雅致。
吃完饭,我们沿着河水步行上山,去大山深处的茶园走走。上山途中的路一直是铺展在茶园里的,路的下边是清澈见底的溪流,每隔一段便有一处碧潭,不深的水面又见巨石,各种形状的巨石横卧在河道。河面上有一座村民搭建的木桥,一字溜地横过水面。两岸绿树交织在一起,灵动至极。
行走于茶园中,感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几千亩的茶园,连绵山脉都是茶,排列整齐,呈阶梯状分布,茶园里满目苍翠,风是轻柔的,空气是清香的,每一个视角都如诗如画,让人好生贪恋。看着这山水环抱、茶园连绵,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在茶园躺上一天,在透着碧色阳光的茶园里,看日出日落直至繁星满天。
行走在茶山的时光,如与世隔绝。沉浸在山中,更能够心无旁骛,草木在侧,满眼皆是茶树与绿草野花共生,小鸟于茶林间穿飞,山川温柔,草木可爱。此刻,我才真正感受到,陶渊明心中的田园日子,是如此般美好。
途中,偶有农户采摘剩余不多的春茶,他们是那般超然自得。想象着他们几百年来都生活在这里,在鸟鸣中清醒、晨曦中上山、清风中采摘、日落时归家,那种怡然自得的简朴生活更令人向往和羡慕。在我心里,这个地方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王维心里的辋川乡,孟浩然栖隐的鹿门山。这里产业兴旺、宜居宜游、静谧清幽,超然于尘。那些散发着幽幽古香的青瓦白墙,那些无需围墙相隔的邻里关系,那一片涤荡山水的美丽茶园,那种跳跃在一种节奏上的纯朴灵魂,那些不紧不慢坐在石板桥上乘凉和在茶园劳作的村民,陌生人的脚步从不惊扰他们的悠然自足,永远生活在他们勤劳致富的轨迹中。
来李子坝,一定要讨杯茶喝,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感受传统绿茶的采摘、制作、冲泡等一系列流程。走进一家茶厂,陈旧的木格窗,斑驳的朱漆门,古老的气息如影随形。参观完整个制茶过程,我们便来到了茶厂的品茗区。工作人员热情大方地为我们冲泡了一杯今年清明节刚刚采制的茶叶,滚烫的山泉水刚入杯中,一股清香的味道便扑鼻而来,这种味道是戒不掉的瘾,这种瘾,也是品不尽的乡愁。茶入口,便装下了半个烟火世间。
出了茶厂,回望整个村庄,东边,顺着一片灰瓦的屋顶,可以看见如练般的溪流静静地流淌;西边,是一片暮霭中的田园,夕阳正慢慢地退回。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告别的时间终究到了,但心却执着于醉人的茶园,不肯向前,不想走远。